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揭秘快遞員『生意』:每單掙1塊錢 待遇不敵送餐員
2017-03-01 10:19:3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郭琳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外賣

  休息時間更充裕每單能掙8元

  去年12月底,劉明成為了一家知名訂餐平臺的送餐員,彼時剛辭去了工人工作的劉明,在同事介紹下,開始了送外賣的工作。和快遞行業相比,劉明認為,送外賣的工作時間更明確。

  每天早上9點多,劉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中午11點多到下午3點都是高峰期,從開始上班就要持續到下午3、4點,這時候纔能吃上「午飯」。』劉明介紹,晚上的送餐高峰期在晚6點到晚8點,自己經常要送到晚上10點多纔能下班回家。『但白天錯過高峰期的時候,還是可以回家待一會兒。』

  劉明現在的月收入差不多在5000元左右,每天需要送20多單,算下來,劉明每單的收入可以達到近10元錢,遠高於快遞一單的收入。『剛入行的時候每天能送五六十單,現在招的人多了,每個人送的單就少了。』

  另一名送餐員王志超入行一個多月來,雖然沒有整天的休息時間,但閑時仍可以『喘口氣』,『吃中午飯的時候都要到下午3點多,基本就在外面小飯館吃碗面,吃完繼續跑單,沒有單的話就在飯館休息下。』王志超認為,送餐員這一行業最吸引自己的地方還在於時間,『相對來講時間還是方便些,沒單的時候可以稍微歇會兒。』

  雖然時間靈活,但成為送餐員以來,劉明和王志超還是遇到過委屈,劉明稱自己被投訴過,但是特殊情況下會跟顧客提前溝通,『如果送餐晚的話,會給顧客打個電話說餐還沒出,大多數顧客都挺好說話的。』

  王志超稱自己同事還有被偷過電動車的電門,而這些損失還要自己承擔,『這些電動車也是我們自己買的,一輛車大概3000塊錢。』

  分析

  快遞節後用工荒集中在大城市

  2月28日,北青報記者諮詢了一家著名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王女士,王女士解釋了此前曾出現的快遞員『用工荒』問題,『每個網點對快遞員的需求不一樣,一般過了正月十五之後就會好一點,快遞員會返回工作崗位。此前出現的問題也集中在北上廣,其他一些鄉鎮城市會好做一點,因為在北廣上本地人很少做快遞,基本上靠外來務工人員。』

  王女士向北青報記者介紹,目前國內快遞員大約有超過200萬人,『現在快遞行業還是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而且隨著電商行業發展,對快遞員的需求還是會增高。』每年6月,公司就會多招收一些快遞員,以便為了『雙十一』服務,『還會有一段時間的培訓階段,從公司和網點角度來看,都能保證對快遞員的需求量。』

  對於『快遞員轉行送外賣』引發的熱議,王女士則認為外界有些過度解讀,『從快遞行業來講,這些都是正常的人員流動,而且也有外賣員轉行來送快遞的。』在王女士看來,送快遞的工資相對穩定一些。『現在電商比較發達,所以收入相對穩定。也有快遞員月入過萬的,但是這些也是和坐在辦公室收入過萬不能比。』

  王女士稱,目前快遞員工作仍很辛苦,且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去做,在工作中也經常有快遞員訴苦的情況。『現在部分地區有快遞櫃,有一個快遞小哥最近就是因為把快遞放在櫃子裡就被投訴,覺得特別委屈。而且現在快遞員送貨上門,基本都是一個人,車子放在樓下,也有包裹被偷。如果客戶不理解,快遞員們確實很心酸。』

  王女士向北青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快遞行業發展了20多年,但跟國外相比,仍算是起步階段,『這麼多年來,快遞行業也是在發展,顧客也能看到快遞公司一直在標准化。而且從雙十一的時候也都能看到,時效性上加快了很多,所以也是希望給這一行業多一點時間。』

  供圖/新華社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