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羊圈旁生產假降糖藥 被告:羊膻味有助增強藥效
2017-03-01 14:05:22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高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違反國家藥品管理制度,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西藥成分,在給糖尿病患者看病治療過程中,冒充藥品銷售給患者,而這些產品的生產地點位於一家廢棄工廠的羊圈旁邊。昨日上午10時30分,張某安等4人涉嫌生產、銷售假藥一案在西安中院依法開庭審理。

  保健品中非法添加

  西藥成分對外銷售

  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指派公訴人出庭指控,1993年9月,被告人張某安在西安市蓮湖區西北一路116號住宅樓1層,開設陝西秦晉中醫糖尿病研究所和西安蓮湖澤安中醫診所,其妻(另案處理)為財務負責人。其間,張某安安排被告人張某明等人從常州、武漢等地聯系購買格列苯?、鹽酸二甲雙胍等西藥,安排他人購買膠囊、藥瓶、瓶貼及打粉機、膠囊機等生產設備和其他生產原料。張某安指使張某明、齊某(另案處理)等人在保健品食品原料裡添加格列苯?、鹽酸二甲雙胍等西藥成分,由齊某等人在山西省定襄縣一家廢棄鍛造廠的羊圈旁,生產治療糖尿病的所謂『藥品』。同時,張某安還以陝西秦晉中醫糖尿病研究所的名義,利用媒體大肆進行治療糖尿病的宣傳。自2008年9月至2015年5月期間,張某安先後帶領被告人種某、李某等人在陝西、山西、河北等省的30多個市縣的醫院、診所、賓館等地進行所謂巡診,以給糖尿病患者測血糖、開處方、坐堂問診的方式,通過現場銷售、郵寄等途徑,向糖尿病患者銷售添加有格列苯?、鹽酸二甲雙胍等西藥成分的產品。在『巡診』過程中,上述產品被張某安等人以治療糖尿病藥品的名義對外進行銷售。

  將非藥品冒充藥品推銷

  被追究刑事責任

  經西安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在張某安等人銷售的多個產品裡含有格列苯?、鹽酸二甲雙胍等西藥成分。經陝西銘建司法會計事務所鑒定,張某安的陝西秦晉中醫糖尿病研究所就診患者14980多人,生產、銷售額為2143.117萬元。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張某安、張某明、李某、種某違反國家藥品管理制度,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西藥成分,在給糖尿病患者看病治療過程中,將非藥品冒充藥品向患者推銷,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1條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生產、銷售假藥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1959年出生的張某安當庭陳述,他從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學習中醫,後來取得了行醫資格。他承認自己在保健品中添加了西藥成分,2013年購買了膠囊機等物品,2014年開始生產。生產地點位於山西老家一家廢棄鍛造廠的羊圈旁。之所以在這裡生產藥品,張某安稱經他多年研究發現『羊膻味有助於增強藥效』。

  公訴人指出,張某安利用『巡診』期間,向糖尿病患者推銷添加西藥成分的產品。『那不叫推銷,我認為應該叫臨床運用。』張某安辯稱。對於起訴書指控的生產、銷售假藥罪罪名,張某安的辯護人提出異議,認為應當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論處。同時提出,張某安的中醫研究所除了看糖尿病外,還有其他病的患者求診,不應將所有病癥的患者人數、銷售額歸入糖尿病的治療范圍。

  昨日下午3時30分,經過5個小時的庭審,審判長宣布休庭,案件將擇日宣判。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