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劉頌寒:打擊食品謠言離不開共同治理
2017-03-01 15:26:31 來源:荊楚網  作者:劉頌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在2月27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談及『網傳紫菜是用塑料制成』等謠言時指出,對涉及食品安全的謠言要揭露,對制假售假要嚴懲。畢井泉還強調,媒體在遏制食品安全謠言時應發揮作用,消費者也應增強判斷意識,不要盲目傳播這類謠言(2月28日《中國新聞網》)。

  最近,『網傳紫菜是用塑料制成』的謠言,已經得到食藥監局的闢謠。雖然,這只是一起謠言,卻難免會造成公眾內心的恐慌。近幾年,類似『肯德基六只翅膀的雞』『西瓜就桃要人命』的謠言比比皆是,這嚴重的影響了中國食品安全形象,也間接的導致了公眾的恐慌。所以,必須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保護消費者對於中國食品安全的信心。

  就事論事來說,之所以會出現如此謠言滿天飛的情況,其實也和曾經曝光的一些企業負面新聞有關。畢竟,三鹿奶粉事件之後,國人對於國產奶粉的信心降到了冰點。並且,屢屢出現中國食品問題新聞,嚴重傷害了國人對於中國食品的信心。所以,『紫菜是塑料制成的謠言』纔能讓如此多的人相信。消費者並非完全沒有甄別能力,只是因為多次看到類似的情況出現,纔變成了如今的『草木皆兵』。

  打擊食品謠言,首先需要相關生產企業的自我素質提高,保證食品質量安全,需要生產企業的『守土有責』。消費者會相信謠言,只是因為某些個別企業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纔讓公眾不得不『步步小心』。所以,提昇中國食品的質量,加大消費者的信心,生產企業應該是先行者。

  打擊食品謠言,其實也需要執法者的更進一步。當『紫菜是塑料做的』謠言已經傳了好幾天之後,相關部門纔出面闢謠。而此刻,媒體都已經將這個新聞炒成了熱點話題,顯然闢謠沒有跟上傳謠的節奏,纔導致了謠言滿天飛的情況出現。對此,相關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預警機制,提高監管力度,讓謠言一出現,就能夠及時出面闢謠。只有如此,纔能讓謠言造成的負面影響被降到最低。當然,對於傳謠者,應該及時采取相應的懲罰,以此來提醒每一個人,不要輕易傳播謠言。

  當下的自媒體平臺越來越繁榮,卻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弊端。比如,這次的謠言通過自媒體傳播,缺少必要的審核,網友輕輕的一轉,造成了二次傳播。這也再次證明,要想扼殺謠言,還需要相關自媒體平臺的仔細審核,別讓什麼樣的言論都能夠通過網絡來進行傳播。

  打擊食品謠言滿天飛的情況,需要生產企業的以身作則,需要執法部門的更進一步,需要傳播平臺加強審核工作,更需要每一個公眾能夠提高辨別能力,不要草木皆兵。

  稿源:荊楚網

  作者:劉頌寒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