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兩天的新聞看,學校的敵人可真多。有網友發微博反映四川德陽一中學老師發現學生上課玩手機後要求學生自行將手機砸壞,事後發朋友圈贊賞該同學『真的爺們』『很佩服他』;重慶綦江,學生把一臺價值2298元的平板電腦帶到學校玩耍被老師沒收,學校銷毀了電腦並稱這個規定『由來已久』;山東棗莊舜耕中學為防早戀,發布男女同學交往『十不准』,包括不准以兄妹或其他親密詞語相稱,不准單獨陪護就醫,不准在校內過生日,不准肩並肩到茶爐房接水或在校園內閑逛等。
如今,學校儼然如前線陣地,『敵人』遍布:手機平板、衣服發型、異性荷爾蒙……從衣物到情感,肉體到精神,到處都是向學生進攻的『敵人』。學校猶如不知疲倦的戰士,堵堵堵禁禁禁,左支右絀,嚴防死守,生怕學生被俘獲。如此看來,廣大學生還應該向學校這些『鐵血衛士』道一聲『辛苦了』。
我們有時把學校稱為『象牙塔』,是因為這是一個環境相對純淨、與社會保持些許距離感的地方,但有的學校何以變成『反社會』的存在?手機、平板這些常用品,在這裡是禁區;正常的人際交往,在這裡被切斷;社會賴以維系的法治精神,在這裡蕩然無存,學校砸手機、毀平板,嚴重侵害學生物權,卻又理直氣壯甚且洋洋自得。有的學校如同屈光鏡,社會規則、正常事物,到這裡得轉個彎、打個折,學校規定大過天。
不可否認,學校有它的『難處』。在考試成績的指揮棒下,成績是學校的首要考量,成績的壓力傳導,令學校不惜祭出狠招。與此同時,某些家長可能也『願意配合』。或許,在他們心中,有一個粗線條發展道路:管好學生——專心學習——成績提高——高考成功——人生巔峰。在這條人生的金光大道上,任何旁逸橫出的花花草草,都是該被刈除的。
問題是,人生真的如此粗糙與貧瘠麼?希臘阿波羅神廟上有句話:人啊,認識你自己!這句話點出了人生的多義性。從學生個體的角度來看,正常的情感與理智,豐沛的人文素養與法制觀念,這些不一定能推導出成功學上的『成功』,但卻是人格達致『完滿』的必要條件。人生或許不只『成功』這一條路,還有一條『幸福』,問題是,這兩條路,一定是南轅北轍的嗎?
從學校的角度看,為何手段都只剩下規訓、禁令?把學生當做沒有自由意志的管理對象,又缺乏管理智慧,只重視成績的『教』,而無人格的『育』,那麼『這個不許』『那個不能』就成為優先選項了,同時還打出了『為學生好』的旗幟。需要學校和家長深刻認識到,『為成績好』並不必然等同於『為學生好』,學校或許不能只是管制思維的投射——細節飽滿的引導啟蒙,而非突發奇想的禁令迭出,春風化雨的潤澤熏陶,而非雷霆萬鈞的霹靂手腕,纔是學校該有的面貌。
有意思的是,近年社會上出現了另一些學校、另一種課程。比如新聞報道,有學生家長在課堂之外,花天價給學生報名『情商培訓』,該反思的是,這不應當是學校的教育內容麼,那常規學校到底是什麼呢,只是數理化專修學校?也有新聞報道,大學裡的各類心理輔導、人生規劃總是備受歡迎,從內容看,許多是基礎的情緒管理與自我認知,難道學生到二十歲,卻需要從頭開始學習,如何成長為一個大寫的人?
這些課程的出現與受追捧,說明了今天人們對於養成健全人格的渴望。那麼回過頭來反觀基礎教育,它該承擔怎樣的職能,設計怎樣的課程,培養出怎樣的個人?這些都是該重新細致梳理的。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