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家長在微博上吐槽學校發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尺度太大,引發網友熱議和多家媒體報道。對於這一教材的內容,有網友和家長表示尺度大到『目瞪口呆』,認為內容太『赤裸裸』,『就是黃色漫畫』,不認同這樣的內容出現在小學生課本裡;也有不少人表示贊賞,認為性教育沒必要遮遮掩掩。(3月4日中國青年網)
中小學生,在一方面意指年齡較小的學生,另一方面則是心理年齡嚴重低於實際年齡的群體代名詞。這樣生理和心理均不成熟的人群一直是社會關注和保護的焦點。青少年群體對新生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以及對常規的反叛心理,而性知識正是當前國內教育體系尚不健全之處,也是長輩、老師避之有意無意回避的部分。這些知識盲區對於青少年而言恰恰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他們一旦接觸新知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可能嘗試進一步的動作,必定產生嚴重後果。
但是,性教育本身絕非禁忌之地。視正確的性教育當成有悖倫理綱常的黃色知識。纔真正是不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癥結。
在中國傳統觀念裡,性知識是不可言及的雷區,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會明白。但事實證明,正是我國對性教育的刻意回避,纔導致一些青少年由於缺乏正確的指引養成劣習。許多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就對於『我從哪裡來,我是如何來到這個世上的』甚為好奇。如果長輩與學校都采取沈默以對的方式,那麼他們就會傾向於從不正確的渠道如黃色書籍和網站裡尋找答案。某些猥褻案的犯案者正是青少年。因為他們缺乏性教育,纔希望能從親身實踐中去體驗。這些不幸事件的發生也可以間接地歸咎於家長與校方沒有在孩子們迷茫時給予正確的指導,我們不能無視這些前車之鑒,而一味用成年人的思路思考和處理問題。
中國相對於世界上許多國家,性教育是落後的。在美國,學校性諮詢室只對學生開放,其內容對教師和父母都保密;日本則在初高中設立由專業學者成立的『協助者協會』,專門提供性諮詢以及編寫性教育手冊。瑞典的性教育則是世界領先,在於它在電視節目中也毫不回避地談論這些在許多家長看來難以啟齒的知識。我們不能把對性教育的無知當成是孩童特有的天真,並且引以為豪。只要在家長與老師的正確陪伴下通過正規渠道了解相關資訊,青少年不易形成錯誤的思想。性教育不應局限於對身體器官知識的闡述,有關性安全、性意識等方面也應該有完整准確的闡釋。
如果我們和孩子一起在成長的每個階段直面有關性的問題,正面引導,我們的孩子將能更好地認識自我,心智健康地成長。加強性教育刻不容緩,談性色變纔不可取。
稿源:荊楚網
作者:樊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