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人士:
騙貸買房加大風險,後期可能遭遇斷供
那麼,通過這種方式來騙貸購房,到底會面臨何種風險呢?記者就此事諮詢某國有大型銀行南京玄武支行的一位信貸經理,這位經理在對樓盤售樓員的做法表示震驚的同時,對購房者的大膽也很擔心。
『隨著南京樓市調控之後的理性回歸,這種騙貸購房的後果非常嚴重,最主要的就是加大了購房人的風險,最終有可能會遭遇斷供,並出現違約而竹籃打水一場空。』該信貸經理告訴記者,購房人本身資金實力有限,騙貸實際是一種『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加大了資金杠杆,購房人不僅要負擔數額巨大的房貸,還要承受房價下跌時的壓力,一旦資金跟不上就會出現斷供,最終會落得被法院查封,被銀行記入不良信用記錄之列。
該經理告訴記者,辦假證騙貸款,一旦被查出來,經手的信貸員將擔負直接責任,也是一大風險。萬一有一方因為種種原因出現問題,牽出蘿卜帶出泥,造成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而對於銀行而言,不滿足首付條件,極易在後期因還貸能力不足出現斷供,將會成為銀行的壞賬,這也是銀行不想看到且極力阻止的。
專業律師:
騙貸屬違法行為,辦假證者涉嫌觸犯《刑法》
記者了解到,開具假購房證明會被查處,取消購房資格,並將不良行為計入個人征信。那麼,辦假離婚證,騙貸,又將承擔什麼後果?記者就融僑悅城售樓員的做法采訪了江蘇李安祥律師事務所的萬樾莉律師。
萬律師告訴記者,以欺騙手段換取3成首付資格的,構成故意隱瞞、虛構取得貸款資質的事實,導致銀行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銀行可以通過法律途徑撤銷並收回貸款。而制造假離婚證騙貸的情節更為惡劣,制造假證者涉嫌偽造國家機關的證件和印章罪,涉嫌觸犯《刑法》,買賣者、使用者涉嫌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將承擔行政責任,接受罰款、治安拘留等行政處罰。也就是說,買房人如果接受售樓員提議,騙取銀行貸款,不僅貸款行為無效,個人信用受損,情節嚴重還會構成犯罪。
此外,在去年,南京市民政局就曾經向社會發布提醒,民政、公安、房產等部門強調,制售假證件、偽造公章均系違法行為,有關部門將嚴查有此類行為的樓盤。市民發現購房中售樓處、房產中介有此類行為,也應該向公安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