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寓教於樂!高校老師龍袍上課 讓學生在演戲中了解歷史
2017-03-08 14:16:24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突破以清帝自白切入大歷史事件

  轉折點出現在今年寒假。董立功備課時萌生了一個想法:第一堂課是鴉片戰爭,可以以道光皇帝的自述,展現其從出生到當皇帝,以及怎麼對待林則徐、看待鴉片戰爭的一系列內心活動,即從小處切入,講述鴉片戰爭的大歷史。

  董立功第一時間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妻子,妻子投了反對票:『你這是嘩眾取寵呢!』董立功不死心,又向思政部領導請命,領導同意了,並支持其向市社科聯申報『歷史情景劇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時效性研究』的課題,獲批了經費。有了經費,董立功便購置了龍袍等道具。

  『今天我要以道光皇帝的身份,講述大清的衰敗史。』3月7日,董立功穿著平常的衣服走進教室,學生們一如既往地呈懶洋洋狀,而當他宣布自己的設想,並第一次穿上龍袍、戴上皇冠,學生們的眼睛一下亮了,整整一堂課都沒人玩手機,董立功收獲了任教以來難得的掌聲。

  對此,記者拋出一個問題:這次嘗試是否會跟之前一樣,學生新鮮勁過了就失效呢?董立功說,思政課還是以內容為主,『我如果每周都穿龍袍講課,那不真成了嘩眾取寵嗎?』董立功介紹,他已經寫好了劇本,接下來會讓學生穿上清代服裝,扮演洋務運動中的曾國藩和李鴻章、『戊戌變法』中的康有為和梁啟超,讓他們在演戲中了解歷史。這樣的表演作業一學期有三次,分數佔期末總成績的40%。

  『我總是喜歡唱反調』

  1980年出生的董立功,本碩博都就讀於廈大歷史系。在許多人看來,他喜歡寫時評,是一個想法大膽犀利、善於創新的人。他自己也坦承:『我總是喜歡唱反調。』

  他曾在博客上發表一篇名為《拍照點名不是治理大學生逃課的靈丹妙藥》的時評,他認為學生不聽課,可能是老師的教學方法出了問題;2012年9月,他和另一位廈大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們一反『方便面是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的論斷,提出上世紀20年代廈門就生產出了方便面;今年2月14日,他還發表文章,認為連江祭海古壇所祀之神不是媽祖,而是南海神;他甚至指出了《辭海》的兩處錯誤。

  這大概是一種『職業病』。『我喜歡從別人的對立面思考問題。』董立功說,學歷史的人都習慣考證,從文獻裡挖掘真相,而提出新觀點,相比印證舊觀點更有意義。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