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易楚鈞:保健品營銷亂象何時休?
2017-03-10 14:35:09 來源:荊楚網  作者:易楚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上兩天課,聽三句好話,老太太就買了六盒保健品,一萬多塊錢,還不敢讓我知道。』金女士上周回娘家幫忙收拾屋子,在垃圾桶裡看到吃剩下的藥盒子,軟語硬壓之下,70多歲的老母親纔說了實話。這樣的事情,生活中並不鮮見。『都知道保健品不治病,嘴巴磨出繭子來,可老人家就是不聽。』金女士疑惑『養生課』下了什麼蠱,老人著魔一般上當受騙。最近,奉化消保委發布的消費警示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窺探的窗口。消費警示不到一千字,卻是八位義工歷時三個多月『潛伏』保健食品行業,體驗觀察摸索出的『行銷套路』。(3月10日現代金報)

  其實,保健品營銷針對的主要是老年人,采取的方法就是『洗腦』和小恩小慧、免費講座、免費旅游、回收藥品、免費體檢、家訪送禮等。而保健品的價格一般都高得離譜,堪稱『天價』。而『天價』背後是暴利。

  保健品營銷亂象由來已久。正是這樣的營銷手段,纔保證了保健品的暴利。一次養生講座上,一種被說得近乎毫無缺點的降血壓產品深深吸引了一位姓任的老先生,最終,他為患有高血壓的老伴訂購了這種山東某牌子的『銀杏滴丸』。豈料,他一下子收到了三年的用量,要價11520元,而說明書上標明的『保質期』是24個月。一位80多歲的老人患有眼底黃斑,參加過一家保健品公司的老年人集體活動後,花了5萬元購買了120瓶硒萃膠囊,說是補硒治眼病。按照國家規定,每人每天補硒不得超過80微克,價格僅人民幣8元而已。而保健器械、保健用品的價格虛高就更是不一而足。

  保健品營銷亂象是保健品市場亂象的反映形式。但有一點是值得重視的,那就是對於這種亂象,似乎在監管上並沒有看到相關職能部門為此采取什麼樣的行動。大家都注意到,很多保健品的營銷活動是公開化的,一些所謂的保健館、生活館、老年體驗館都是明目張膽在開展營銷活動的。但很少見到相關職能部門對這些這館那館進行查處,對接到的相關投訴公開曝光。

  長期存在這種亂象,當然損害的不只是老百姓的身心健康、經濟利益,也有損政府的公信力。而這背後,最為緊要的或許是如何解決保健品市場監管中的『九龍治水』,沒有形成拳頭、合力和有法可依、依法嚴厲打擊的問題。

  稿源:荊楚網

  作者:易楚鈞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