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婚
當『家屬』纔能給他簽字
吳躍幫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他一度無法生活自理。從2012年開始,吳躍幫每年大概只有3個月時間沒有住院。
卓清蒲每天會給吳躍幫燉一些有營養的食物,給他熬魚湯,還要挨著把每一根刺都撿出來。『他牙齒掉光了,吃的東西差不多都是流食。』卓清蒲說,照顧吳躍幫久了,她自己都習慣了吃這樣的東西。
在廣元四醫院的病房裡,吳躍幫躺在病床上,他需要有人攙扶纔能下床,然後拄著拐杖,慢慢地挪動腳步。他已經口齒不清,只有卓清蒲能聽懂他在說什麼,一天沒見到卓清蒲,他就著急地問,『你去哪裡了?』
在醫院裡,很多醫生護士都已經很熟悉卓清蒲了,四醫院精神疾病區的護士長王銀華說,『她很為卓姐感動,堅持那麼多年。』2014年,卓清蒲從醫院退休,『退休後我就差不多以他為中心了。』卓清蒲說,她不打麻將,業餘時間看看書,聽聽音樂,然後就是照顧吳躍幫。
前不久,因為要做一場手術,院方再次找到她,說需要家屬簽字,但她作為前妻,並不具備監護人的資格。過去,她找社區開證明,寫承諾書等,表示自己的簽字能作數,院方因為對她比較了解,開了綠燈。『不能老給醫院添麻煩』,她想到,還是跟吳躍幫復婚吧,這樣她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在家屬欄簽上自己的名字。
在作出這個決定的那個晚上,她一夜沒有睡好,卓清蒲說,『難道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但我不照顧他,他又怎麼辦?反正這輩子也丟不開他了。』卓清蒲說,『第二天起來,我是含著淚去了民政局。』
也為了一句話
媽,替我照顧好爸
大華社區黨委書記王兆波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她大概是八九年前認識的卓清蒲,那時候,她就知道卓清蒲一直在照顧前夫吳躍幫。吳躍幫是原廣元市棉紡廠職工,棉紡廠破產後,吳躍幫依然住在廠裡的宿捨樓裡。那是一棟老樓,幾年前,卓清蒲花了3萬多元把這個房子裝修了一番,『讓他住得舒服一點,裝上防護欄,以防犯病發生什麼意外。』
『我也有想放棄的時候。』卓清蒲說,因為犯病,吳躍幫常常喜怒無常,他要抽煙,不給他買,他就吐口水,幫他做恢復性運動,他不願意,也要罵人,他不配合服藥,還罵醫生、護士,『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就被他氣得咬牙、流淚,真想放棄了算了。』但轉念一想,他是個病人,又是兒子的爹。
2005年,卓清蒲的兒子在部隊服役期間病故。『兒子當兵走的時候,望著我說,要替他照顧好爸爸。』卓清蒲說,『這變成了兒子的遺言,我想,那我就算替兒子照顧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