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金華市中醫醫院住了一個月的病人羅進菊終於松口表示願意出院了,她提出讓醫院僱車將她送到義烏市吳店鎮下宅村姐姐家。
醫院創傷科的醫護人員們如釋重負,他們答應,等醫院工作空一點,立刻把她送到姐姐家。
從2月16日跳樓輕生入院到今天(3月16日),羅進菊沒有付過一分錢醫藥費,一日三餐都由醫護人員購買,截至昨日(3月15日),羅進菊已經花掉了兩萬元的治療費。

躺在病床上的羅進菊
羅進菊並不是『三無病人』,她的所有親人都不願意幫她支付醫藥費。最終,羅進菊的治療費用由醫院承擔,對羅進菊一個月的治療,將不算做醫生的收入。『就當我們瞎忙活了吧。』把羅進菊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護士長邵敏無奈地苦笑。
但,即使是這樣的結果,浙江省金華市中醫醫院創傷科的醫護人員也覺得松了一口氣。畢竟,病人終於可以出院了。
醫生發微博
跳樓病人讓醫生墊錢
2萬元醫藥費無法追討
3月1日,微博認證為『原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現援疆醫生』,ID名為『白衣山貓』的網友,發布了一條名為《你自己跳樓,為什麼就該我醫生流淚?》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白衣山貓』表示,貴州人羅進菊在浙江覓短見,從6樓跳下,全身多處受傷,生命垂危。2月16日,羅進菊被送入自己所在的浙江省金華市中醫醫院救治。
『白衣山貓』表示,羅進菊態度蠻橫,『羅進菊開始吃普通飲食後,我們就開始從食堂給她帶飯,醫生吃什麼,她也吃什麼。當然,錢也是我們醫生口袋裡掏的。給她買的菜有葷有素,我們醫生覺得不錯了,可是羅進菊覺得不滿意,幾次因為沒有酸奶衝護士發火。』
最讓醫生們頭疼的是,羅進菊拖欠的兩萬元醫藥費,若找不到人出,很有可能就得醫生們自掏腰包了。羅進菊並不屬於『三無病人』,她的親人也曾來過醫院,卻不願意繳納醫藥費,而正因為她無法劃入『三無病人』范疇,所以醫院無法找相關單位解決這部分的費用。
而更讓醫生們心疼的是,『白衣山貓』在文中寫道:『羅進菊的醫療費用17741.42元,鐵定要醫生和醫院來出了。按照慣例,吳醫生(主治醫生)出20%,科室集體出30%,醫院出50%。』

羅進菊當時的入院醫療費用明細
昨日,『白衣山貓』在網上更新此事後續:『醫院裡決定不扣醫生的錢,但也不算醫生的收入。』而截至昨日(3月15日),羅進菊已經花掉了兩萬元的治療費。
『病人不交醫藥費,還要醫生貼飯錢,這種事情,不是今天纔有,老早就有了。不是偶爾有,而是年年有,月月有。不是只有我們醫院有,而是到處的大醫院都有。』文章最後,『白衣山貓』情緒激動地寫下了這些文字。
護士長說心寒
我們替她倒大小便端菜送飯
親戚不管,她把『家』搬進醫院
對此,紅星新聞聯系到了金華市中醫醫院創傷科護士長邵敏,從羅進菊入院起,邵敏一直承擔著她的護理工作。『有點心寒。』聊起羅進菊入院後的所作所為,邵敏這樣說,『由於她身邊沒有人照料,所以都由我們替她倒大小便,每天給她端菜送飯,哪怕她給我們說一聲謝謝,我們心裡面也會覺得暖一些。』

護士長邵敏
邵敏回憶,當羅進菊可以進食後,創傷二科的醫護人員就每天給她買各種飯菜,結果羅進菊還不滿意,『她常常「點菜」,說自己要吃這個菜、那個菜,讓我們買。』邵敏也嘗試過多次聯系其家人,『她的姐姐、姐夫、前夫,貴州老家的親戚、浙江的親戚,我們能聯系都聯系了,但是沒有人願意來照顧她,更別提幫她付醫藥費了。』
十天前,羅進菊的房東忽然跑到病房來,把羅進菊出租房裡的所有家當都搬到了病房裡,還給了她兩百元錢。這下,羅進菊徹底把『家』安進了醫院。『房東給她那兩百元,她立刻就買成了水果、牛奶,完全沒想過把這個錢留作自己的飯錢。』羅進菊的舉動,邵敏看在眼裡,心裡很無奈。
據邵敏介紹,目前羅進菊胸腰椎的骨折還未恢復,需要臥床休息,『她現在不需要做手術了,可以回家休養。』
傷感情還傷錢
病人醫藥費在醫生收入裡扣
有醫生獎金被扣成『負300元』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醫生告訴紅星新聞,自己在這家醫院工作了18年,金華市中醫醫院在遭遇這種情況時,一般規定主治醫生、科室以及醫院按20%、30%、50%的比例承擔患者所欠醫療費。

護士長邵敏和主管醫生商量,怎麼勸羅的家人接她回去
該醫生表示,2017年1月,扣除患者所欠費用,自己只拿到3200元工資和29元獎金。他說:『我們每個月獎金高的時候有2000元,最低也有幾百元。1月我的獎金只有29元,也就是說一月份我損失了1000多元。』不僅如此,據其透露,該醫院還有一位醫生,因此被扣為『負300元』。
對於這位醫生提到的『病人欠費,醫生掏錢』的情況,紅星新聞聯系院方進行詢問,該醫院一位管姓工作人員表示:『不知情,醫生怎麼來承擔費用,我們不知道。』
》紅星新聞對話羅進菊《
她情緒崩潰,說『感謝他們吧』
『我自打出生以來,就被貼上了「不好」的標簽。』躺在病床上的羅進菊情緒低落,她苦笑著對紅星新聞說,『2月16日那天,我站在6樓上,一眼望下去,好高好高,我覺得害怕,於是用圍巾把眼睛蒙住,就跳下去了。』
羅進菊告訴紅星新聞,自己長期打零工維生,收入很不穩定,和老家的親戚們也早已斷了來往,在浙江的姐姐是世上唯一關心自己的人,但姐姐也很貧困,『姐姐接一些手工縫紉的工作,收入很低,還要養家,她也沒錢幫我給醫藥費。』
在采訪過程當中,羅進菊多次情緒奔潰大哭,對醫院對自己的悉心照料,她說:『就這樣吧,我能有任何資格來給他們提什麼要求嗎?』羅進菊告訴紅星新聞,她認為如果自己能給錢,也許醫院對她的照顧會更好。當記者再次詢問羅進菊是否感謝醫院這段時間對她的照料時,她思考了半天,說:『感謝他們吧。』
社會學家觀點
此類事件不能讓醫生醫院買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樊平表示,羅進菊此類事件不能讓醫生或醫院來承擔醫藥費。『慈善當以自願的原則,賠償當以責任為原則。如果讓醫生或者醫院來承擔,說不通,這類事件應當起於惻隱,終於是非。』
在樊平看來,羅進菊主動自殺,『這次將其救回,萬一下次她再自殺呢?又應由誰來承擔呢?』樊平認為,如果她與她的家人真沒錢支付藥費,首先應當由當地民政相關部門來兜底支付,但同時向整個社會聲明僅此一次,絕無下次;若當地民政部門無人負責,則應該由醫生向法律尋求幫助,由法律說了算。
『不能讓醫院和醫生長期為這種行為買單。』樊平認為,一旦形成這樣的意識,會給社會公共服務造成巨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