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女子身高1.6米重36斤仍覺自己胖 暴食催吐減肥
2017-03-17 17:33:30 來源:未來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進食障礙者:女子身高1.6米重36斤竟然還在催吐減肥

  『我不會跟人吵架,我只會帶著怨念吃很多東西。』——記者微信的信息欄在不停跳動,21歲的白玲(化名)發來一條條消息,每一條,都觸目驚心。3年前白玲患上進食障礙,經過自我管理、朋友的陪伴,基本好轉。『很多姑娘,特別是有減肥經驗的姑娘,都知道進食障礙是怎麼回事。』如白玲所說,大部分的減肥者都在忍受進食障礙的煎熬,他們一點一點掉入『節食—暴食—節食』的深淵,再也走不出來。

  『我就一家家店吃下去』

  最近,暖風吹開了濟南路邊的花樹,也吹醒了姑娘們減肥的心。看著身邊的姑娘在討論節食減肥還是針灸減肥時,白玲心中咽下了這樣一句話——『等你們都患上進食障礙,治起來,可比減肥要難100倍。』

  3年前,白玲患上了暴食癥。誘發的原因,正是減肥。

  每天只吃一頓清水煮菜,半月時間瘦了6斤,之後,體重再也沒往下掉過。為了讓體重繼續下降,白玲開始了催吐:吃完了就吐出來。這樣的方法讓白玲的臉腫了起來,胃也出了問題。

  『我就停了催吐,開始喝粥吃飯養胃,沒幾天,體重就又上來了。』白玲說,『不開心』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她開始了暴食:走在路上一家家店吃下去,看見什麼就吃什麼。

  『吃的時候很悲傷,自己知道不對,但吃的過程很滿足,一停下來就不開心。』白玲說,就覺得心裡很空,需要用東西填滿它。

  暴食完了之後,就是催吐,吐到胃裡不剩任何東西,後果就是厭食。陷入『暴食—催吐—厭食—暴食』的惡性循環。後來,經過白玲的自我管理,加上朋友的關心和疏導,她的進食障礙漸漸緩解,基本好了。

  『暴食催吐』的惡性循環

  在過去的幾天,進食障礙再次成為一個熱詞,來源於一位願意站出來袒露心扉的厭食癥女患者雲(化名):身高1.6米的她,最瘦的時候只有36斤。她總是覺得自己太胖,『別人看我像骷髏一樣,我自己看自己還覺得挺好的。』她跌入的,同樣是『暴食—催吐—暴食』的惡性循環。

  在網上以『進食障礙』為關鍵詞搜索,會有一眾『厭食癥』、『暴食癥』、『貪食癥』的經歷,隱匿在論壇、網站和貼吧中的一個個故事,就是現實中你的一個一個朋友。

  『在國內,這是一群被遺忘的人,這個問題也一直被忽略,連患者也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微信中,一個名為『瘦龍健康』的公號作者這樣描述進食障礙者,『這就是現狀,很多年輕人都在減肥,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在忍受進食障礙的煎熬,他們一點一點掉入節食—暴食—節食,或者節食—厭食的深淵。』

  該作者呼吁:大部分年輕人只想要變得更瘦,他們要人魚線,馬甲線,他們沒有意識到,相比肥胖問題,進食障礙問題更加嚴重,一旦有了這個問題,再想解決,比減肥要難100倍以上,要受盡折磨,煎熬。

  『不被人理解,跟我父母提起我暴食時,他們都認為,能吃是好事,他們根本不理解我吃到胃難受的痛苦。』『在別人眼裡,是貪吃,是自制力差,可並不是如此,不是因為饞,是莫名其妙就吃了很多東西。』……

  一個個進食障礙癥患者的講述裡,也印證了這種病癥並未得到足夠重視。傳統觀念中,暴食者被添上了懶惰,自控力差,好吃等標簽,包括很多暴食者本身也不理解自己,他們甚至會認為自己的變態的,無可救藥的。

  還有很多進食障礙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問題,不覺得自己需要治療,只有到完全忍受不了了,纔願意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纔願意去公開自己的秘密,纔願意去接受治療。

  目前未有專門的機構治療

  在醫學上,進食障礙有特定的定義:是以進食行為異常為顯著特征的一組綜合征。這組疾病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癥和神經性貪食癥,屬於精神類障礙。

  『根據2016年國家衛生中心發布的數據,進食障礙的發病率為千分之一。』濟南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張銘軒說。

  被大多數人視為再正常不過的一日三餐,對於進食障礙者患者來說變得異常困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每天都生活在食物的陰影之下,或者瘋狂進食遠超常人幾倍,或者強迫自己只吃少量蔬果維生。

  患病者人數眾多,不過,目前,在醫療機構、心理診所等等機構,並沒有專門的科室來治療。

  在好大夫在線平臺,記者以『進食障礙』為關鍵詞搜索,並未有專門的專家,都是掛靠在『精神科』醫生之下,在美國,幾十個公眾機構,私人機構,很多大學都在做進食障礙的研究,醫療救助,心理諮詢。

  『建議同樣有進食障礙的人千萬不要自己承受,可以告訴家人朋友。』經歷了進食障礙的治療,白玲這樣告訴記者,她認為,進食障礙應先從心理上接受自己,纔會進一步治愈。這也是很多有進食障礙經歷者的治愈經驗。

  張銘軒介紹,進食障礙有先天性和後天性,減肥導致的進食障礙應屬於後天性,不過,有不少進食障礙患者是有進食障礙基因。到專業的醫院診療纔是最好的方法。

責任編輯: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