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與法
搜 索
2016考研大規模泄題案開審 記者直擊庭審
2017-03-22 15:10: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涉及16省考生,作弊者嚴格『保密』增加破案難度

  荊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偵查大隊教導員周方傑介紹,在王某落網的同時,抓捕二組於考試當天趕赴設在武昌某大學8號樓的王某的公司,當場查獲研究生考試培訓協議、考生資料、賬本及辦公電腦等證據。

  此外,抓捕三組在武漢一考點中,現場查獲作弊考生13人,並在部分考生身上查獲記載有考試答案的夾帶,從考生住處收繳用於接收答案的作弊設備12套。

  深入調查後,警方了解到,除了涉及抄襲,犯罪嫌疑人中還有人涉嫌替考。考生盧某,在考試當天由嫌疑人李某代考。案發後,盧某向警方自首。除此之外,湖北警方還在湖北十堰市一考點查獲多名作弊考生,從武漢抓獲犯罪嫌疑人侯某、梁某、胡某、陳某、魏某。

  周方傑告訴記者,犯罪團伙之間及內部分工明確,基本形成一個竊題、傳題、解題、招生、培訓、組織作弊、替考的完整產業鏈條。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間,在公安部指揮下,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三級警方組成的聯合專案組先後查獲一批嫌疑人以及參與作弊考生,涉及全國16個省(區、市),成功破獲這起組織結構龐大、關系錯綜復雜的作弊大案。專案組勘驗了60餘部涉案人員的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獲取了各類信息。

  『考生、作弊組織、培訓機構、考務人員,參與作弊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受益方,都簽有保密協議。』湖北省公安廳網安總隊一級警長劉長久說,考試作弊被發現的幾率低,如果考生不承認作弊,公安機關不能抓住現行,事後很難形成完整的犯罪證據鏈條。

  13名被告人都當庭認罪,所有涉案考生將依法依規處理

  21日,部分涉2016年研究生考試泄題案的犯罪嫌疑人,先行在公安縣人民法院受審。此次審理共涉及13人,多為『80後』『90後』。

  公訴機關在法庭上指控,王某、詹某、魏某等9人涉嫌組織考試作弊罪,胡某、陳某2人涉嫌非法提供出售試題、答案罪,盧某、李某2人涉嫌代替考試罪。13名被告人中,除出生於1979年的盧某外,其餘12人均為『80後』或『90後』。

  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同時規定:『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1日下午,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被告人陳述等法定程序,13名被告人均當庭認罪。法庭未當庭宣判。教育考試部門及公安機關透露,所有涉案考生也已被鎖定信息,均將依法依規受到應有的處罰。

  刑法修正案(九)明確了作弊入刑,但法律從實施到產生威懾還需要過程。此案的庭審,無疑也是一場現實的普法課。

  被告人王某說:『回歸社會後,我一定要遵紀守法、踏實工作,千萬不能違法越界。任何人都不要再走作弊的捷徑,它會把你引向深淵。』

  (綜合本報記者程遠州和新華社記者梁建強報道)

  《人民日報》( 2017年03月22日11版)

  (責編:林露、賀迎春)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