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口述實錄
搜 索
54.4%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 缺少應用
2017-03-23 09:36: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崔艷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50.3%受訪者認為加強母語教育不應以摒棄英語學習為代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北京某高校讀大四的陳佳瑋支持將英語改為選修課,『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不同,不必強求所有人都在一門學科上投入過多精力』。

  佟羽(化名)正在河北某高中讀高二,她認為學校的外語課程可以采取『強制』與『自主』相結合的方式,『學校提供多種外語選修課,規定每個人至少選擇其中一種』。

  『英語在工作中非常重要。』在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工作的魏禹昊,則堅決反對改英語為選修,『要糾結的不是「該不該學」的問題,而是「該怎麼學」的問題』。

  本次調查中,54.4%的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課,30.8%的受訪者不支持,還有14.8%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只要考試不考的都是「副科」。』河北滄州70後曹雲是一名初中孩子的家長,她擔心如果將英語改為選修,『會被大家輕視甚至放棄』。

  對於改英語為選修,54.7%的受訪者認為應試教育下,『選修』幾乎等同於『不修』;50.3%的受訪者認為加強母語教育不應以摒棄英語學習為代價;45.2%的受訪者認為改為選修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27.2%的受訪者認為改為選修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我現在主要靠自學。』魏禹昊說,社會上英語培訓機構不菲的報名費讓他更願意購買相關書籍後自學。他也坦言,自學的效果『並不理想』,『下班後如果有時間,就隨便看兩頁書。如果累了,就乾脆不看』。

  除了跟隨校內老師的教學進度外,佟羽還讓家長為自己請了英語家教。『學校老師講課針對的是全班平均水平。要想自己拔高,還是得額外「吃小灶」』。

  通過了大學英語六級後,陳佳瑋目前學英語的方式相對輕松了許多,『我現在已經不再刻意做題和背單詞了,而是看一些美劇,既能當作消遣,也能在無形中提昇英語水平』。

  不同的人學英語有不同的渠道,學習的狀態和效果也不盡相同。數據表明,40.0%的受訪者偶爾有空時自學英語,38.9%的受訪者通過網課或網絡視頻學習,33.9%的受訪者通過看美劇或讀英文原著學英語,24.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投入了大量時間自學,23.5%的受訪者報名了英語培訓班,20.8%的受訪者在校內跟著老師學習,15.8%的受訪者表示會找身邊英語好的人請教,10.9%的受訪者則對英語學習完全沒興趣。

  49.0%受訪者認為英語學得多但學不好根本原因是缺少實際應用

  『學生普遍在聽力上較為薄弱,口語則幾乎從沒練過。』山東濟南某高中英語教師劉潤(化名)坦言,當前英語教學主要還是集中在閱讀、寫作等『必考項目』上。『一方面,沒有那麼多課時允許老師面面俱到地教;另一方面,一旦知道學的東西「考試不考」,學生們也會立刻放松下來』。

  陳佳瑋表示,自己剛進入大學時,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自信』。『大學的英語是外教課,老師會要求你在課堂上不斷地「說」。』看到身邊一些口語好的同學和外教談笑風生,『自己很想加入,但能流利說出口的只有「Yes」和「Pardon」』。

  魏禹昊曾在本科期間參加過一次托福考試,『花最多時間准備的就是口語』。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