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分析了近3年清明期間道路交通事故特點,對今年清明交通安全形勢進行了研判分析,並發出交通安全預警。從近3年清明節事故情況看,清明節假期首日事故多發,事故死亡人數佔假期總數的36.4%;18至22時事故高發,事故死亡人數佔總數的25%;未按規定讓行、無證駕駛、超速行駛等交通違法肇事多發,近3年假日期間因酒後駕駛肇事導致的死亡人數呈上昇趨勢。同時,根據研判,今年清明節全國交通安全將受四大突出風險影響:
一是陵園墓區及沿線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增大。
二是踏春賞花出游高峰,旅游交通安全風險增多。
三是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增加,交通事故幾率增加。
四是降雨與出行高峰重疊,對交通安全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針對這些安全風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期先後召開全國視頻會、下發文件通知,要求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加強風險研判和安全管控,全力確保人民群眾假日出行平安,並要求協調民政部門加強陵園墓區停車場建設和服務,避免社會車輛入園上山發生事故。同時,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向社會發出安全提示,小長假出行要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和路線,不要疲勞駕駛,更要杜絕酒後駕駛、無證駕駛;駕車經過急彎陡坡、長下坡,要嚴格控制車速;雨天行車,要降低車速,保持安全車距,減少變道超車,謹慎駕駛;自駕車祭掃、踏青,應將車輛停放在墓區、景區停車場,步行前往,盡量避免駕車進入墓區、景區;要乘坐正規客運場站車輛出行,切勿乘坐私攬客源、無營運資質的客車;農村面包車、低速貨車、三輪汽車切勿非法載人;長假出行,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附近道路擁擠,切勿佔用應急車道,避免爭道搶行誘發刮蹭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