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娟:第一次高空作業時很緊張,腿都有點發軟,但是還要考慮怎樣把那個焊縫焊好。
文娟不僅克服了恐高癥,而且每次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承受的壓力絕非普通人能夠想象。作為焊工,常年面對弧光、粉塵、焊渣的環境,到了夏天更加難熬。
文娟:我們重慶是火爐,車間高溫的時候可以達到四五十度,我們焊工為了保護自己不被燙傷,需要穿厚的工作服,經常是汗流浹背,眼睛都睜不開。
高空焊接作業、高溫酷暑作業,還有鑽進鋼結構狹小箱體的焊接作業,文娟都咬牙堅持了下來。如今,她的焊接技術已經達到了技師等級,在企業和江津區焊接比賽中連拔頭籌,榮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五一巾幗獎章』和『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5年,還榮獲國務院頒發的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甚至還當選江津區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文娟已經成為重慶建工行業靚麗的焊工之花。

目前文娟的工資待遇相當於公司的中層乾部,企業正在為她申報重慶市巴渝工匠等榮譽,一旦通過,文娟將會獲得不菲的補貼,收入水平大幅提昇。文娟也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拿到高級技師證。
半小時觀察:工匠精神是獨木不成林,百花方為春
來自重慶的女焊工文娟和闖蕩上海灘的浙江籍焊工毛琪欽,用他們走過的路,完美地演繹了技術藍領成長為工匠的艱辛之路。他們雖然走在不同的階段,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內心對技術的熱愛和專注,對質量的極致追求。當然,獨木不成林,百花方為春,如何培養更多的工匠纔是眼下更重要的事情。
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各地已經在通過補貼、落戶等多種形式來鼓勵藍領們精益求精,因為他們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堅實基礎,在此,我們為這些藍領精英點贊,更希望更多的行業出現打造工匠的平臺,更多行業湧現出類拔萃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