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9.10倩倩在石棉栗子坪自然保護區

2016.12.27倩倩吃竹

2017.3.25倩倩采食
二.關於基地未開展任何合影收費項目的嚴正聲明
我單位在此嚴正聲明,根據大熊貓保護和國家有關規定,熊貓基地未開展任何合影收費項目。能近距離接觸大熊貓的只有飼養員、獸醫、見習飼養員、研究人員以及通過審核與培訓參與保育體驗活動的志願者。凡是試圖利用與大熊貓的合影進行自我炒作者、利用網絡不實信息或錯誤信息編造基地有收費合影項目的污蔑誹謗者,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將依法追究責任。
同時,熊貓基地將加大管理力度,嚴格控制可能與熊貓接觸的人員,規范保育活動的參與程序。衷心感謝各位粉絲的關心與厚愛,歡迎各位繼續監督。
三.將部分大熊貓送至成都動物園的情況說明
成都動物園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家飼養大熊貓的單位,從1953年就開始飼養繁育大熊貓,具有豐富的大熊貓飼養經驗和技術實力,擁有較強的科研隊伍與人纔,也為大熊貓遷地保護做出過重大貢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邛崍山、岷山山系大熊貓棲息地的冷箭竹部分開花枯死,野生大熊貓處境艱難。從1974年到1993年,成都動物園共搶救野外病、餓大熊貓63只,這些大熊貓搶救成活後一部分在痊愈後放歸自然棲息地,一部分留下來送往臥龍、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大熊貓保護機構或動物園,構成了今天大熊貓圈養種群的基礎。為了加大圈養大熊貓的保護、研究力度,1987年成都市政府決定成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基地最初的圈養大熊貓種群就來自成都動物園。根據大熊貓譜系顯示,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有7只大熊貓也是來自於成都動物園。
現在成都動物園的大熊貓場館都已經過昇級改造,基地的部分大熊貓雖借養在成都動物園,但飼養管理包括竹子、窩頭配方均由基地提供。在成都動物園的大熊貓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也完全按照基地的模式進行。且基地的管理人員也會定期到成都動物園對在此的大熊貓飼養管理進行檢查和指導。
在今後的工作中,基地將和動物園繼續攜手制定科學合理的大熊貓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方案;加強大熊貓的飼養管理;進一步提昇大熊貓環境富化和行為訓練水平、保證大熊貓的福利,滿足公眾科普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