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人臉識別技術是提昇上海保障性住房管理實效的有效途徑。29日,新民晚報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該系統不僅為住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生活環境,從技術上實現了對轉租、轉借、群租等違規使用公租房行為的管控。
2016年以來,浦東新區公共租賃住房『仁文公寓』項目試點智能化管理,推出以人臉識別為主要手段,指紋識別為輔助補充手段的智能控管門禁系統,取得了良好效果,項目未再發現轉租、轉借行為,租金收繳率達100%。一些意圖轉租、轉借公租房的保障對象得知公租房實行人臉與指紋識別後當場放棄了租賃簽約。
人臉與指紋識別系統改變了傳統門禁刷卡管理方式。保障對象在入住時采集臉模與指紋,入住後在所住樓幢門禁處掃描臉部核對信息後進入樓宇,如遇到陰雨天氣或者光照度不足的情況,則可通過指紋識別進入樓宇。該系統利用人臉與指紋的唯一性特點,有效限制了公租房住戶以外的其他人員進出小區,不僅為住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生活環境,而且從技術上實現了對轉租、轉借、群租等違規使用公租房行為的管控。對於親人朋友的短期探訪居住,項目管理單位啟用短期識別功能,在方便住戶的同時也保證小區日常管理的安全性。
『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在公租房項目全面推廣『人臉與指紋識別』等智能化管理手段,依靠『制度+科技』,使本市公租房運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提昇。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