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陽醫生侯錫滿發現中學語文教材古漢語部分有很多錯誤,想到教材是典、是法,教師和學生都必須遵從,差錯太多會讓學生不理解。於是,他放棄了收入豐厚的醫生工作,閉門在家苦苦研讀了近二十年,找出其中古漢語的注釋和翻譯等爭論處共4000多處,並向教育部等部門進行了反映。3月30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獲悉,如今,63歲的他已被兩家教材出版社聘為特約審讀專家。
緣起偶然發現語文教材錯誤
2000年的一天晚上,上高二的女兒問他語文課本中《短歌行》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應如何翻譯。課本上的解釋是:『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侯錫滿覺得不准確,應是『一邊喝著酒,一邊聽著歌』。『幾何』按教材的解釋是『多少』,侯錫滿則認為應是『多少時間』。
他給當時著名的《語文知識》刊物投稿。一周後,他收到了雜志社編輯的來信,編輯認為侯錫滿的解釋是正確的,原文全部刊發。
2003年起,侯錫滿開始在《語文知識》《語文月報》《讀寫月刊》等語文雜志上發表論文。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