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與法
搜 索
男子61萬買豪車卻是二手 法院判退款另賠183萬
2017-04-05 10:23:11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迎駕公司:

  和消費者一樣是受害者

  迎駕公司總經理吳和填介紹了整個購車流程。他介紹,在與消費者簽訂購銷合同後,迎駕公司與提供車源的北京汽車資源商也簽訂了《購銷合同》,約定車身價為58.99萬元。『北京公司向我們承諾是新車。』吳和填介紹,隨後迎駕公司便按照以往的操作程序,委托物流公司至江西九江一家4S店內提車。

  吳和填介紹,4S店提車時車輛顯示的公裡數為46公裡,交到消費者手上時公裡數顯示為56公裡。迎駕公司還代消費者辦理了購置稅等新車纔能辦的手續。

  吳和填表示,從消費者處聽到車輛已首保消息時,他們也很震驚。他們輾轉托人進行了核實,確實如消費者所言。隨後,他們與消費者進行了溝通,但未果。

  一審法院認為,迎駕公司作為專業的汽車銷售服務公司,對其交付的車輛是否新車應當知曉,迎駕公司明知交付的車輛不是新車仍提供給原告,已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一審判決迎駕公司向陳先生返還購車款61萬元,並支付購車款3倍賠償183萬元。

  一審判決後,迎駕公司提起上訴。迎駕公司現代理律師提出,迎駕公司非4S店,不能獲知車輛在4S店內的保養、維修等信息;資源商以新車出售給迎駕公司,提車時公裡數顯示為46公裡;迎駕公司代辦了上牌等手續,以新車手續上牌,並繳納了購車稅,購車稅是新車上牌標志之一;迎駕公司車輛購入價格58.99萬元,賣給消費者價格為61萬,差價僅2.01萬,說明迎駕公司並非為謀取暴利將舊車當新車出售。

  吳和填說,公司和消費者一樣,都是受害者。相關負責人表示,迎駕公司目前也正針對公司管理查缺補漏。行業需要不斷完善發展,希望大家一起來構建和諧有誠信的汽車行業。

  專家說法: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黃健雄:

  車行可向上家追償

  2014年3月15日施行的新消法的亮點之一就是加大了對違法經營的懲罰力度。第55條對經營者『知假售假』行為的處罰作出規定:對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處罰從原來規定的『退一賠一』提高到新修改的『退一賠三』。

  『懲罰性賠償』這一重拳規定,對『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問題的解決發揮出積極作用。

  如果車行被判承擔以後,其也是受上家欺騙,可以向上家去追償,不管是制造者還是物流商或者是其他的經營者,去行使追償的權利。

  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這實際上是適用了《侵權責任法》裡的過錯推定,有利於消費者的維權。

  如何辨別車是不是新車?

  1.俯下身軀觀察輪胎及底盤。提車可以觀察輪胎和底盤情況,輪胎和底盤是比較直接觀察到的鑒別方法,如果車輛長時間行駛後輪胎胎毛會消失殆盡,輪胎花紋有磨損、新車底盤附著有泥濘、灰塵、沙石等。

  2.剎車盤上的秘密。當車輛行駛中、剎車系統是絕對不能避免使用的,當我看到一輛車剎車盤鏽跡斑點時,請不要害怕,這說明他很原始。新車剎車盤一般比較光亮,沒有太多的剎車磨損,而剎車盤太過光滑,可能就是經常駕駛的原因。

  3.打開發動機艙、看其出生日期。發動機銘牌上的生產日期是鑒別新車是否的又一個標准,同時他也是判定是否是庫存車的唯一途徑,新車雖然存在檢測、運輸到銷售的諸多環節,提車日期與車輛出生日期都不會有太大差距,暢銷車型或許會接近,滯銷車型時間間隔會長一些,甚至演變成庫存車輛。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