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掉入藏品詐騙陷阱
隨著調查的深入,民警發現掉入藏品詐騙陷阱的老人不在少數。據介紹,涉及詐騙的公司共兩家,一家是華夏典藏商貿有限公司,一家是藏寶閣商貿有限公司。民警梳理發現,這兩家公司的詐騙方法和模式一模一樣,遂並案調查。據初步統計,被騙的老人超過300人,涉案900餘萬元。
『這個案件涉及人數眾多,涉案數額巨大。受騙的都是老年人,被騙的都是他們辛苦攢下的養老錢,我們在破案的同時,不斷地安慰老人。』民警告訴記者,為了盡快破案,幫老人追回損失,張店警方成立了專案組。此時,民警發現,這兩家公司都已經人去樓空,嫌疑人注冊公司使用的是假身份證件,對外聯系電話登記的信息也是假的,就連公司所有工作人員的姓名都是假的。所有的線索都中斷了。
一遍遍了解情況,民警發現老人都能描述出給他們講課男子的外貌特征。通過分析研判,最終確定這名講課的男子是王某,1994年出生,黑龍江人。
嫌疑人攜女友三亞度假
2月21日,民警得知,王某帶著女友在三亞度假,便立即奔赴三亞,將王某及其女友抓獲。據介紹,王某與女友都是詐騙團伙的主要成員。根據王某的交代,這個詐騙團伙的內部架構和詐騙方式被揭露出來。該團伙從網上僱人在老年人聚集的場所發放傳單,用小禮品將老人引誘到授課地點,由王某負責給老人洗腦。
『因為老年人對電子產品不熟悉,他們就制作假的藏品照片在電腦中展示,聲稱他們銷售的藏品是絕版,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辦案民警介紹,經過一番洗腦後,公司『骨乾』一遍遍給老人打電話,通過『溫情』服務,讓老人一次次購買藏品。
其實,詐騙團伙銷售的郵票只是普通郵票,字畫都是贗品,所謂的連號外幣也只是價值很低的秘魯幣等。將這些不值錢的東西包裝後,高價賣給老年人。其間,拿出一部分錢作為增值費發放,等斂財到一定數額就攜錢跑路,人間蒸發。
據王某交代,團伙內部人員之間並不熟悉,在公司裡,他們用的都是假名字、假身份,一旦跑路,用過的手機卡、資料等一一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