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老太花5萬買『保健品』血本無歸:買得心服口服
2017-04-10 13:53:28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楊蔚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保健品忽悠老年人越來越猖獗,已成為一種社會公害。』長沙市老年保健協會會長肖雅珩告訴記者,近期他們了解到,有的老人每月幾千元退休金全被保健品推銷商忽悠去,有的甚至是終生積蓄都被騙光。保健品推銷商的騙局、手段有哪些?是什麼原因讓閱歷豐富的老人喪失判斷力、一步步陷入騙局之中?記者近日走訪了一些社區進行采訪調查。

  案例

  5萬元買『保健品』,血本無歸

  家住岳麓區的程娭?80多歲,老伴90多歲。『樓上樓下的老人都走了,我們能活到八九十歲,就是因為吃了保健品!』程娭?說。可兒子靳先生不這麼認為,他介紹,兩年前,母親花四五千元買保健品,回家吃後,感覺身體不舒服,隨後打電話去問,營銷人員卻不接電話。後來家人報了『110』,民警乾預後,對方只答應退幾百元,接下來,營銷員人去樓空。

  靳先生回憶說,前幾個月,他回家看母親,見她提著很多雞蛋回家,便問怎麼回事,母親說是保健品公司到農家樂搞活動,免費贈送的。隨後,又見母親填了張5萬元的匯款單,匯到廣州,說是買『瑪卡、靈芝』之類的保健品。結果,匯款單一出手,至今杳無音訊,維權無門。

  『我母親買保健品有10多年了,屢買屢上當,那些「策劃公司」趁兒女不在老人身邊,常喊老人去聽課,帶老人去海南等地免費旅游,還贈送床上用品,老人像被洗腦了,買得心服口服。』靳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

  騙術

  公益為名、親情拉攏、人群定位

  記者發現,不少保健品營銷企業對於老年人生活的場景非常熟悉,『進社區』是他們常用的營銷手段。

  利用『聽課』營銷保健品,是騙術之一。營銷公司多以公益健康講座、免費體檢、贈送禮品為噱頭,在街頭發放傳單,邀請老年人參加,最後進行營銷。

  『打優惠牌、療效牌。』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用親情拉攏進行營銷,是騙術之二。一個理療儀上千元,一張按摩椅三四千元,吹噓腰腿、胳膊疼不需吃任何藥就能治好。而宣稱可以降血糖、降血壓的某『粉劑』,『優惠價』898元,實際上並不具備治療功效,出廠價只有150元。

  營銷員進入老人家裡,一聲聲『大爺大媽』,手把手教會老人操作,讓寂寞、孤單的老人倍感親切。在芙蓉區火星社區,78歲的退休教師曾娭?告訴記者:『我的兒女都在外地工作,而他們(營銷員)打電話比我孩子還勤,噓寒問暖的,我不好意思不買呀!』打親情牌,選取重視健康、有能力、肯花錢的老人進行重點忽悠,是騙術之三。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