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維揚書生:小學生作文何以讓大人『臉紅』?
2017-04-17 08:38:47 來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維揚書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你就只會玩手機,你已經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近日,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七小學一名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在當地許多人的朋友圈熱傳,不少老師和家長看了後直呼『臉紅』『慚愧』。『在朋友圈看完這篇作文後,我的心仿佛被重錘敲擊了一番,很震驚。』學生家長邱女士說,希望這篇作文能引起更多家長的反思。(4月14日《海南特區報》)

  海南儋州的一名四年級學生寫的一篇作文在朋友圈熱傳後,讓不少老師和家長『臉紅』『慚愧』,許多大人的心仿佛被重錘敲擊了一番。原因竟然是他的作文裡說出了許多小朋友的心裡話:『你就只會玩手機,你已經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

  可不是嗎?環顧四周,我們這些大人誰能離開手機?全世界近70億人,就有30多億人在使用智能手機,中國有14.5億人,就有6億多人在使用智能手機。

  手機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手機通話,讓我們越過千山萬水與親朋好友互相聯系,手機可以拍照,可以淘寶購物,可以玩游戲,寫微博,玩微信。在這個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是攝影家,不知不覺中,我們一個個被手機俘虜,對手機產生了依賴。一出門,什麼都可以忘,就是不能忘了手機。沒有手機,似乎一切都要抓瞎……

  報道中說,海南儋州四年級學生小榮每次看到別的小孩的爸爸帶著他們出去玩的時候,心裡就很羡慕,他在作文《爸爸,我想對你說》裡寫道:『每當周末時,你就會玩手機,玩完手機看電視。你就不想想你的兒子嗎,你的兒子已經快煩死了。我想對你說,放下手機。』小榮希望父親下班回來能陪他看電視、玩游戲,可是他的父親每次回家就只顧看微信,不願陪他玩,『讓爸爸陪我出去玩一會的時候,爸爸都會說「走開,別打擾我」。』

  在孩子正需要家長陪伴的時候,家長卻把時間給了手機,難怪在孩子心目中,他的爸爸快成『手機的爸爸』了。

  小學生作文之所以讓不少老師和家長看了『臉紅』『慚愧』,原因就在於這篇作文揭示了一個近乎殘酷的事實:手機讓不少大人疏遠了孩子,忽視了陪伴,淡漠了親情!

  手機的確帶給我們許多快樂,但也制造了不少麻煩:看不完的微信,讓我們耽擱了許多睡眠;走路看手機,也讓我們跌過跤子;開車打手機,也讓我們出過車禍……正如網友所說,最遠的距離,是情人在眼前卻沒有了綿綿情語,而是各玩各的手機。有了微信,人與人的交流、人與親人的交流越來越少了。

  報道中提到,小學生小號的媽媽常常看手機,雖然爸媽給他買的很多玩具甚至電腦,可是對於他來說,玩游戲、看電視只不過是他的一種消遣,無論如何都代替不了爸爸媽媽的陪伴。

  陪伴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人生,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努力守護孩子,享受當下的快樂和幸福,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慢慢體味每一道風景,每一種心情。陪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我們作為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在這方面,作為家長的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堪稱楷模。第一次當選總統時,奧巴馬說他在競選過程中有一件事一直讓他引以自豪:在長達21個月的選戰中,他沒有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當選總統後,奧巴馬還堅持每晚和女兒一起吃晚餐,耐心回答她們的問題,為她們交朋友的事出謀劃策。試問,我們身邊那些『手機的爸爸』,總不會比日理萬機的美國總統還忙吧?

  『孩子的爸爸』成了『手機的爸爸』,說白了不是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而是家長腦子裡沒有陪伴孩子成長的意識。手機固然可以給家長帶來很多快樂,但放棄對孩子的陪伴,會讓孩子失去更多。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孩子的性格形成階段,父母的陪伴不能缺位,無論多忙,父母都要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讓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中快樂成長,擁有健康的性格正確的價值觀。

  不客氣地說,智能手機就像電子鴉片,它正在剝奪我們的生活,侵佔我們的時間,淡化我們的人際關系。做家長的遠離手機,撿起親情,就一定會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精彩。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維揚書生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