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紙浪費』現象綜述
原因剛換新就被游客『順』走
『有時聽到門裡,廁紙卷筒的聲音刷刷地響,不曉得扯了好多紙。』
免費廁紙是怎麼被浪費的?負責東門廁所的清潔工李大姐大吐苦水:『剛裝上去,回頭就沒了。』55歲的李大姐每天得在公廁工作近16個小時,而主要工作除了打掃,還要不斷檢查每個蹲位裡的手紙盒,保證供應不斷。『有時聽到門裡,廁紙卷筒的聲音刷刷地響,不曉得扯了好多紙。』李大姐告訴記者,遇上正好拽一把紙往兜裡揣的,她會上前提醒,『愛惜點嘛,自己屋頭的紙你哪會這種用法?』但通常,都只會遭到游客的白眼,並反問『關你啥事』。蹲位附近的廢紙簍,以往是3小時倒一次,自從提供免費廁紙以來,1個小時就得清理一次。
更多時候,廁紙盒裡的廁紙是『不翼而飛』。李大姐說,看著拎包的游客進進出出,剛放上去的廁紙就沒了,這種情況就是有人把廁紙順走了。
影響每年或增加10多萬成本
設施屢被破壞。如果在游客不斷損毀後要及時恢復原樣,公園預計將因為廁所每年增加10多萬成本。
『游客順手牽羊的行為可能給我們每年增加10多萬的成本。』馮惠玲表示,4月5日開始,園區工作人員在全園的5個公廁內做了設施改造,並安裝了洗手液盒10個、烘乾機10個、擦手紙盒10個,安裝廁紙盒128個並給每個蹲位提供廁紙,8日全部安裝完成並投入使用。
然而就在第二天,一個洗手液盒就被人卸下來帶走了,而接下來的一周裡,破壞和盜竊廁所插閂、腳踏等設施的現象時有發生。馮惠玲說,園區甚至逮到過現行,游客在卸廁所裡的腳踏,理由是要帶回家賣廢鐵。如果在游客不斷損毀後要及時恢復原樣,公園預計將因為廁所每年增加10多萬成本。
辦法被迫安裝人臉識別機?
通過屏幕識別人臉,機器下部會自動出紙,出紙長度約60厘米,同一個人每隔9分鍾纔能取一次紙。
一周下來,人民公園的人力和資金成本都有些不堪重負了。馮惠玲坦言,如果幾個月之後游客的浪費和盜竊現象沒有任何改善,公園會考慮放棄給每個蹲位提供廁紙,而在入口處安裝一個公共的廁紙盒代替。如果仍然沒有效果,人民公園可能借鑒北京天壇公園的做法,安裝人臉識別廁紙機。據了解,站立在特定的識別區,人臉識別廁紙機通過屏幕識別人臉,隨後機器下部會自動出紙,出紙長度約60厘米,同一個人每隔9分鍾纔能取一次紙。天壇公園使用後,游客量較大的南門公廁廁紙使用量已由每天20卷下降到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