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元
租他陪泡澡打球
租客這些形形色色的要求還有很多。六回回憶,2012年3月16日,一名租客租下六回,要求他和自己一起釣魚。這名租客的初衷是覺得六回出租自己的想法很有趣,『沒有什麼想法,就是覺得好玩。』在安仁鎮斜江河邊度過的4個小時,租客覺得既『一無所獲』,又『讓人愉快』。
同月,一位大叔租下六回泡澡、打球,租金66元。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從六回身上『看到了對生活的執著追求』。這位大叔通過六回供職的雜志了解到他,『最深的感觸是,在字裡行間中,都能看出他對生活的執著追求,看到一個農村孩子的質朴和對生活的熱愛。』於是,他決定『支持一把』。
今年4月6日,在咖啡館進行的一筆業務,六回幾乎沒有說話,一直在遞紙巾——整個過程,租客哭個不停。成都商報記者聯系到這名租客,她說,租下六回的目的是『希望有個陌生人安慰自己。』租約結束後,她告訴記者:『他讓我願意說話,打開心扉,負面情緒得到了緩解。』
他山之石
美國年輕人出租所有家當
他乾脆把自己也當成家當
六回出租自己的行為,始於2012年。那年,他在雜志上看到了一條國外的資訊:一位美國年輕人,把家裡所有家當拿去出租,沙發、冰箱、微波爐、自行車、襯衫……『為什麼不把人也租出去?』出租自己的想法就這麼誕生了。那時,他還在成都一家雜志做記者,在跟單位領導溝通後,2012年2月8日,專欄《出租六回》啟動。他把自己租出去,記錄每一個出租故事。『一切還是為了好玩。』六回在首篇專欄中說。
之後,他辭職,離開成都,去大理擺攤,又到北京工作……《出租六回》一度停擺。2015年,他回到成都,重啟出租計劃。出租自己、寫故事、賺租金,他以此謀生。
溫暖的、感動的、驚奇的、莫名其妙的……兩年來,這樣的故事足有500來個。他說,自己就像一個啤酒釀造師,釀造出各種口味的酒。
他依靠租金謀生,同時也依靠出租自己得來的故事,維持著自己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平均下來一個月能有六七千元收入,好的時候能月入過萬元。如果有一周沒人租我,我就感覺要瘋掉了,因為沒人租我就沒有故事可寫,也就不能及時更新公眾號,漸漸就不會被關注,也就不會給我帶來收入,這樣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