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喜軍工作照注:圖1、圖3由受訪者倪喜軍提供,圖2為資料圖
記者:您復原曙猿圖像的依據從哪裡來?
倪喜軍:為復原曙猿身體的各個部位圖像,包括體型大小、顏色、牙齒、腳上的特征等,除了參考之前科學家的研究,還需要考慮它和古猴阿喀琉斯基猴以及現存的眼鏡猴等靈長類動物有什麼關系。這個過程比較復雜。
記者:復原過程中,還有哪些難點?
倪喜軍:我不是專業學繪畫的,包括著色等技法不很熟悉。外行人可能看不出來,但內行人一看,包括筆法等還是很幼稚。
記者:復原花了多長時間?
倪喜軍:前前後後花了十來天時間。
記者:這是世界上第二張曙猿復原圖嗎?
倪喜軍:對,第一幅復原圖的繪畫者我也認識,那是在科學家指導下完成的,但完全由科學家自己復原的,這是第一幅。現在的復原是基於更多研究成果來進行的,自第一次復原之後,又有了很多的研究發現,其中有一些是我參與的或主導的,所以現在有了更多的事實基礎。
記者:這幅圖,您是什麼時間完成的?對外發布過嗎?
倪喜軍:是剛剛完成的,沒有發布過。我會保留對這一復原圖的版權。對於非商業的媒體宣傳、科學普及、教學科研等公益相關的活動,都可以無償使用。對於商業用途的話,我會根據實際情況要求將版稅交給當地政府用於化石地點的保護。
倪喜軍名片>>>
倪喜軍,男,1972年生,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曾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引進國外傑出人纔)、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纔(創新人纔推進計劃)、國家高層次人纔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領軍人纔等。《Anthropo-logicalScience》《FrontiersinEarthScience》和《PlosOne》編委。主要從事靈長類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方面研究。
主要學術成績包括:把類人猿理論起源時間前推1000萬年,相關研究被《Discover》雜志評為2013年度世界百大科技新聞;重建了靈長類共同祖先生態適應方式,提出靈長類日行性起源說;提出靈長類起源以後的理論地理擴散路徑;提出『始新世-漸新世演化濾器』,解釋了亞洲類人猿間斷式演化和類人猿冠類群非洲起源的可能原因;參與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生命之樹計劃,與國際同行一起,提出有胎盤類冠類群爆發式起源於恐龍滅絕之後的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