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假窩點內碼放整齊的瓶子
請小日化企業反復檢測調試
該網店2015年開業至今,為何無人發現是假貨?從包裝、氣味、質地、使用感受和改善效果,判斷不出來真假嗎?高源介紹說,為了能夠迷惑消費者,這伙人可是下了大功夫。他們請中小型日化生產企業按需調試,再一家家比對,把最像正品的樣品和購來的正品一起送到檢測公司做檢測,保證產品在化學成分、粘稠度、香氣、上臉感受等方面能最高級別仿真,最高相似度達到95%。『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不可能永遠以假亂真,更何況制作環境那麼差,很多人使用後出現不良反應。』

給假冒化妝品瓶子打日期標簽的設備
在這個全民網購時代,要對付『魔高一丈』的造假者,更要借助技術的力量。去年10月底,阿裡巴巴集團派人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舉辦全國打假工作培訓座談會,為民警講解『大數據下的食藥安全』。會後,南京市局食藥環偵支隊第一個前往阿裡巴巴『取經』,表達深入合作意願。據付翔介紹,今年該市食藥環偵部門建立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向互聯網拓展機制,加強與阿裡巴巴深度合作,互通信息,共同打擊利用互聯網進行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本案就是一起警企合作的典范。
警方提醒,消費者網購時要提高警惕,價格差異過大很難買到正品。網購後可前往專櫃驗貨,但對於高端化妝品,由於鑒定流程通常難以在國內完成,購買時更要嚴格篩選渠道,發現假貨應及時向電商交易平臺投訴或報警;同時,對於舉報查證後屬實的消費者,可適當論功行賞,讓消費者體會到『打假』與自身的關系,與平臺方、品牌方及警方共同投身到打假維權行動中來,打造社會共治的打假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