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5
白雲觀街北裡附近
道路建成幾十年仍沒名字
讀者劉大爺住在公安大學木樨地校區附近,他說學校北門外的道路一直沒有准確的路名。『我在這兒住了三十年,現在都不知道這條路叫什麼名兒。』
昨天,記者來到了公安大學木樨地校區北門,校門口的這條路北到木樨地橋,南到白雲路,長度約一公裡。但是,這條路叫什麼名字,住在附近的居民都說不清。
記者沿途走下來,只有在路燈的燈杆上,纔看到有黃底黑字的牌子,上面寫著『白雲觀街北裡』。『家裡來個人什麼的,我都沒法說怎麼走,只能讓他們找到公安大學北門門口,然後再過去人接。』
在這條路的南側有不少居民區,居民樓的名字大多以『木樨地南裡××號』或『復興路××號』來進行標注。道路上也能看到不少打掃的環衛工人,面對記者的詢問,環衛工人也是一頭霧水:『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隨後,記者以普通居民的身份撥打了路政局熱線電話,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通過地圖軟件查詢,這條路叫『白雲觀街北裡』,他說:『既然軟件上說這條路叫這個名字,那估計就是這個名字了。』另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會記錄下確切位置,安排人員過去查看。雖然從地圖軟件上可以查詢到『白雲觀街北裡』,但是對於這樣的答案,劉大爺並不認可:『這個名字聽起來根本就不像條路名,這條路到底叫什麼名字呢?』
地點6
東新開胡同附近
胡同擴建後丟了路名
西城區新街口北側的東新開胡同與趙登禹路相連,這條擁有四車道的路被不少人和趙登禹路混作一條路。但是,十年前胡同進行拓寬改造後,原先安在胡同口的路牌不見了。
昨天,記者來到了新街口地鐵站,從地鐵站出來後,從趙登禹路北口繼續往北走,就是東新開胡同。道路比較寬,有四條機動車道,從路口一直往北走就能到北二環輔路。但是在這條寬寬的馬路上,記者卻找不到道路的路牌。只在快到北二環輔路的一根路燈燈杆上,找到了一塊黃底黑字的牌子,上面寫著『東校場胡同』。
記者發現,趙登禹路北口向北走到達北二環輔路需要經過兩段路,一段就是東新開胡同,另一段路就是東校場胡同,按照地圖導航所標識的長度,這兩條胡同的長度都在400米左右。記者還注意到,在地圖導航的路段標注的東校場胡同名字被寫成了東教場胡同。
『或許只有我們這些老住戶纔知道這條路的名字。』住在附近的張先生告訴記者,2007年前後,東新開胡同和東校場胡同進行了拓寬改造,原先胡同口的路牌就不見了,新的路牌也一直沒裝上。
記者以居民的身份撥打了路政局熱線電話,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道路上的標識牌需要跟122事故報警臺聯系。隨後,記者又聯系了122事故報警臺,一名工作人員稱會安排屬地交通隊對該情況進行進一步核實。
記者手記
路名亂象該整整了
無名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記者了解到,部分道路因長期缺失正規管護,出現了有路無名、有名無牌、權屬不清、一路多名等亂象;也有一些道路是因為擴建之後丟了路名。我們在此呼吁,各區規劃、市政、交管等部門應對路名缺失、交通設施不完善情況進行集中排查,並做出成效,讓百姓切實感受到北京提昇城市精細化管理程度的態度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