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動機
今年暑期,家長花多少錢給孩子報了多少『超前教育』補習班的消息頻頻出現,引發社會對『超前教育』現象的討論。『超前教育』在當前是否普遍?家長為何如此選擇?《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如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的座右銘,『超前教育』成為不少家長的選擇。
所謂『超前教育』,是指不符合年齡段的教育。『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學習較大齡孩子的知識,達到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聰明』的狀態。
《法制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今年暑假,暑期『超前教育』愈演愈烈,已蔓延至多個年齡段。
兩歲孩子識字近五百個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裕中東裡的李先生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他的兒子雖然剛剛兩歲三個月,但已經將《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背得差不多,識字有近五百個。盡管孩子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但李先生依然每天會教兒子背《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學認字、拼地圖、聽兒歌。
兩歲三個月的孩子能學這麼多東西,李先生總結的經驗是,從胎教、早教到現在的『超前教育』,孩子一步都沒有落下。
李先生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他現在比較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把兒子的英語教育耽誤了,准備讓孩子上最好的雙語幼兒園。
『幼兒園已經選好了,雖然離家有些遠,但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段就是12歲之前,早點開始纔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別的孩子比纔不至於輸在起跑線上。』李先生說。
被問及對於『超前教育』盛行這一現象的看法時,李先生說,『這是由社會現狀決定的。周圍的孩子都在拼命學習,尤其是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競爭更加激烈,如果我從小不培養孩子,而是去給他一個所謂的快樂童年,我怕他長大會怪我,怪我為什麼沒有逼著他學習,沒有早點教育他,結果讓他競爭不過別人』。
李先生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這種現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很難有所改變的。今後也許會逐漸改變考試的內容,例如增加對孩子各方面更為綜合的能力的考察,從而改變如今的「唯分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