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那天我打麻將忘了帶藥,錯過服藥時間。如果再晚點找到我,我回家把藥吃了,後果不堪設想。』8月3日,四川內江市資中縣的毛婆婆和老伴回想起10天前的遭遇,仍心有餘悸。
原來,7月24日,毛婆婆在縣城一游醫處看病時,游醫嚴某誤將有劇毒的生川烏當成開胃的建曲賣給她,所購劑量口服後存在較大致死可能。所幸,嚴某發現並尋人無果後及時報案,當地食藥監部門和警方聯手找人,在她服藥前找到她。此時,因玩麻將錯過服藥的她,正准備再玩會兒便回家服藥。
病人走後游醫發現抓錯藥
73歲的嚴某是當地人,他自稱,最近40多年,他靠在貴州、雲南和四川等地游走,賣中草藥謀生,事發前在資中瓦窯壩擺攤賣草藥。『除了本地的人,也有外地人來找我拿藥治病。』
7月24日一大早,嚴某如往常一樣擺攤等候病人。7時50分許,曾經的一名病人給他介紹來一對夫婦。這對夫婦,他連姓都沒問,只是詢問後得知是背部疼痛。把脈並詢問、查看舌苔後,嚴某診斷為類風濕、胃口不好,隨即抓了5天的藥,10袋西藥、5袋中藥,用報紙分別包好,收費100元。5袋中藥均為粉狀,其中有一袋為建曲,用於開胃健脾。嚴某還囑咐,西藥早晚各1袋,早上服藥4小時後用溫開水衝服1袋中藥。
這對夫婦和介紹人剛走10多分鍾,嚴某突然發現,攤位上盛有建曲粉的袋子並未動過,而相鄰袋子內的生川烏粉卻被舀了一個坑。『遭了,把生川烏當成建曲,拿給那對夫妻了。』從事這一行當幾十年的嚴某深知,生川烏治療風濕疼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其毒性遠遠強於普通藥店內售賣的制川(炮制後的川烏),必須控制好劑量。『以前,我給病人開這味藥,一般都是和黃風、甘草一起用,生川烏不到三分之一,一天一次的劑量最多三至五分(市制重量單位)。還囑咐病人,只能先吃一半,如吃後舌頭麻,便不吃另一半。』
8月3日,嚴某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給這位病人拿了約1.5克生川烏。但事發當天,他向食藥監部門所反映的劑量卻是3克至5克。由於事後找到時並未稱重,具體多少也不得而知。嚴某直言,根據他的經驗,病人拿回家的生川烏劑量,『吃了肯定要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