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查,負責郵遞假藥的快遞公司與供貨方簽訂了代收貨款業務,每個物流信息對應的都有一個月結賬號,而這個賬號的主人應該就是賣藥人。辦案民警經過層層追查,終於來到這家快遞公司位於北京順義的區域總部,在這裡找到犯罪嫌疑人的月結賬號。令民警震驚的是,他們根據快遞單初步確定受害人數量眾多,在聯系受害人取證過程中發現,其中很多中老年人竟然是借錢買藥。
辦案民警調查發現,這一月結賬戶開戶名叫李某靖(女),該賬號交易信息顯示該卡交易數額巨大,每日代收貨款達數十萬元。隨後,民警掌握了李某靖在北京的活動軌跡。2015年11月10日,在北京豐臺警方的配合下,冀州警方在李某靖住處設下埋伏將其抓獲,並起獲了大量手機、電腦等作案工具。
冀州區公安局食品藥品安全保衛大隊大隊長陳廣勇告訴記者,李某靖今年28歲,山東人,17歲來到北京闖蕩。她雖小學畢業,但腦子卻很靈光。在北京的這些年,李某靖當過服務員、售樓員,還在保健品公司當過客服。在當客服的過程中,她發現保健品利潤空間很大,於是就萌生了自己開公司當老板的想法。
李某靖供述,2015年,她與堂兄李某祥合伙注冊一家公司,開始組織人員大肆進行電話詐騙活動,他們與電視醫療講座上的『宋大夫』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冒用他的知名度,暗中推銷自己的假藥。該案涉及到采購、加工、包裝、銷售全鏈條式的特大詐騙團伙50餘人,涉及電話銷售點及制售窩點4個。
根據李某靖的供述,冀州警方將李某祥抓獲。2015年11月12日晚,專案民警兵分兩路連夜驅車趕往北京豐臺、昌平,對電話銷售點及假藥窩點進行突擊搜查。但遲了一步,抵達現場後發現房間內一片狼藉,早已人去樓空。
專案組經反復研究梳理查明,此類案件主要是通過『電話回訪+攻單銷售+快遞物流』的方式銷售假藥。整個采購、銷售過程中,犯罪嫌疑人並不與藥品直接接觸,都是通過電話聯系物流運輸,且嫌疑人之間都是通過電話和微信聯系,具有較強的反偵查能力。面對案件涉及范圍廣、偵破難度大。專案民警重新調整偵查思路、編排工作計劃。
經過前期大量的線索收集、調查取證等工作,專案組全面掌握了該團伙基本情況,制定抓捕方案。2016年3月23日,在上級公安機關指揮下,冀州區公安局抽調精乾力量組成抓捕組,開展統一收網行動。民警奔赴河北、廣東、北京、浙江等10餘省市,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50餘名,繳獲假藥5000餘包,收繳網絡虛擬電話39部、銷售電腦6臺、銷售貨單5000多張。2015年4月到當年11月的時間裡,犯罪嫌疑人向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1800多人售賣過假藥,涉案金額700餘萬元。目前,犯罪嫌疑人中,32人被逮捕,21人被取保候審。
據李某靖和李某祥供述,他們的銷售對象為40到60歲的中老年人,他們以每條0.5元到1.5元的價格,購買到大量中老年人個人信息,招來員工以『宋一夫大夫』等專家及其學生的名義給受害人打電話實施詐騙。
陳廣勇告訴記者,民警在抓捕中發現了他們培訓員工的話術本,上面記載著如何騙取信任、介紹療效並逐漸深入詐騙的方法。犯罪嫌疑人之間有明確的固定分工,冒充專家學生、助手的叫『邀約員』,給受害人打電話了解意向;冒充專家的叫『攻單員』,向受害人推薦購買藥品;隨後還有『追單員』,誘騙受害人第二次購買。不管是高血壓、心髒病還是什麼病,他們都提供同一種藥品,而藥品原料來自於藥都安國一些藥材市場上的中藥渣滓,這些已經去除了藥性部分的中藥邊角料,本來是用來制造獸藥和泡腳用的。
『他們深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給員工的待遇很高。』陳廣勇說,李某靖和李某祥僱傭的員工最多的每月能掙到4萬元,最少也有6000多元,員工多為20歲左右剛畢業的大中專生,高工資對他們吸引力很大。而每個藥包的成本僅有一兩元錢,即使給員工如此高的待遇,李某靖和李某祥也獲利30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李某靖和李某祥兩人並不一心,兩人合伙的公司開始『營業』後,李某祥看到每月都有幾萬元錢的收入,於是背著李某靖又開了一家公司。知道此事後,李某靖不太高興,隨後自己租了寫字樓,招了十幾個人開始業務。於是,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共有三班人馬50多人。
『此案有一個問題非常值得深思。』陳廣勇介紹,在犯罪嫌疑人大肆行騙的7個多月時間裡,並非只有劉大媽一個人發現假藥問題,但卻只有她一人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