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
六進深山,螞蟥往鞋縫裡鑽

4月18日,尋找『北川驢蹄草』的行動在距成都200多公裡的北川深山裡展開,這已是39歲的胡進耀第6次進山『尋寶』。
『北川驢蹄草』藏於深山,就像世外高人,要見到它的真容必須經過重重考驗——要翻山、越嶺、走幾乎沒有的路,過樹乾搭的便橋,還要戰螞蟥和斗蜱蟲……
清晨6點半,環繞在四川片口自然保護區的保爾村被漸漸喚醒,山頭上漸顯出一抹亮色。匆匆吃完早飯,胡進耀團隊便在兩名向導的帶領下,往深山出發。他在此前的研究中知道一處『北川驢蹄草』的生長之地,但要到達並非易事。『我們必須蹚過近10條小河,再爬上一座高山。山中沒有路,只有一些深山采藥人留下的腳印表明曾有人來過這裡。山中的雪水融化後形成小河,冰涼刺骨。一兩根樹乾橫在河中,常年被湍急的河水衝刷,形成一座座簡易的「橋」』。
一身迷彩服,一雙膠鞋,褲腳套上特制的長筒襪,這是胡進耀野外考察的一貫打扮。這樣『武裝』了一層又一層,是因為要對付深山裡不得不防的危險:螞蟥和蜱蟲。
『有條螞蟥鑽到我鞋縫了!』記者在行進中意外『中招』。胡進耀趕緊蹲下來,幫忙翻開鞋縫,拿一根木棍把螞蟥弄掉。胡進耀一邊處理螞蟥,一邊說:『螞蟥藏在草叢裡,一發現有熱源,就會緊緊貼上來。有時候事情比較多來不及檢查,走一路,便有十來條螞蟥悄悄爬上來,腿上全是血。』
胡進耀早些年在野外做研究時,對螞蟥曾心有餘悸。『我晚上做夢啊,就夢見全身爬滿了螞蟥,被嚇出一身冷汗驚醒。』他笑著說,現在經歷多了,就習以為常了。
『快看!這就是「北川驢蹄草」。』徒步5小時後,在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腰,胡進耀一掃疲憊,雙眼放著光。順著胡進耀手指的方向,記者終於一睹新物種『川北驢蹄草』的真容:寬大的葉子,殷紅色的花骨朵,孤零零地長在野花叢中。
胡進耀環顧四周,試圖找到更多,便繼續往山谷行進了近1公裡,但沿途發現零星分散的『北川驢蹄草』不足20株。
護
新物種面臨『不孕不育』危機
北川驢蹄草』這一新物種,是如何被發現的?
業界的說法是,2013年4月,北川縣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職工張濤在工作中偶然發現,後經過科研人員3年的研究,於2016年11月,最終確認並命名為『北川驢蹄草』。
但在還未命名前,胡進耀已在關注這種植物,並把『北川驢蹄草』從深山裡移植了一些到自己的實驗室裡研究並保護。
2015年3月,胡進耀率科考隊來到北川縣。他們發現,這種長著腥紅色的小花瓣,黃色花蕊的植物,其花朵嬌嫩低垂,觀賞度很高,且花期較長,可開發和利用其觀賞價值,以豐富城市園林綠化物種。此外,雖然根據以往對『驢蹄草』的研究,全草可入藥,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如有除風、散寒之效,也可用於治療燒傷和毒蛇咬傷。然而『北川驢蹄草』作為其中的一種,要進行全面研究還需花費很長一段時間。
而後不斷的野外考察,胡進耀逐一統計,目前只發現了796株『北川驢蹄草』。為了更好地保護『北川驢蹄草』,他將它們從深山『搬家』到實驗室裡進行研究。在自然條件下,『北川驢蹄草』的結實率不到一半,實驗室結實率零,種子萌發率僅為3%。他還發現,『北川驢蹄草』在實驗室能開花,但花粉敗育。目前,胡進耀正在做組培,希望能對『北川驢蹄草』進行無性繁殖,以解決這一新物種所面臨的『不孕不育』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