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坑和暴利,為美上癮還要當心
中國40%的醫美增速給醫美行業從業者帶來了機會與挑戰。由於醫生資源有限,培養速度跟不上需求;同時醫美牌照審核嚴格、藥品器材昂貴。一些無醫療經營許可證的『黑市』和培訓5天上崗的『黑醫』充斥在醫美行業中。
據媒體報道,東莞僅有43家正規醫美機構,而美容院數據超過6000家,其中95%在打醫美廣告,做微整形。北京的正規醫美機構也僅有260餘家,大量的美容店、美發店也在私下承接醫美生意。
花高價還不是最嚴重的後果。據白皮書揭示,90%毀容源自『三非』,即非正規機構、非專業醫生、非CFDA認證產品。醫美黑市的重災區在肉毒素、玻尿酸、超聲刀和熱瑪吉,這些項目中充斥著假藥、水貨、山寨設備,為求暴利美容院和微整工作室不擇手段。
行業暴利也『傷害』了為美上癮的消費者的錢包。根據德勤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分析2017》報告,全球玻尿酸填充劑市場將以復合增長率12%的速度,從2016年的17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27億美元。今年7月,擬登陸創業板的國內玻尿酸生產企業愛美客招股書顯示,一款名為寶尼達的玻尿酸,2016年的毛利率達到98.23%,另外兩款玻尿酸產品,『逸美』2016年毛利率為87.8%;『愛芙萊』為85.96%。
另一方面,醫美行業的整體價格並非因為規模效應而產生大幅下滑。根據新氧白皮書表示,3年來,針劑市場價下滑70%以上。但是機構的手術價格,三年來卻沒有太大回落。
北京晨報記者韓元佳
責任編輯:羅琳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