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輕軌司機開車時打盹被拍視頻:公開道歉 已停職
2017-08-23 09:08:27 來源:新文化報  作者:陸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當事司機:對不起大家

  21日晚8點左右,當事輕軌司機發微博回復稱:『對不起,為長春市民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表示歉意,給長春軌道交通抹黑深感內疚。』並稱,『這次錯誤全部都是我一個人造成的,單位的休息時間是合理且科學的。』

  對於造成自己開車打盹的原因,他稱是因為『午飯後迎著太陽行駛,導致打盹』。

  司機的微博發出後,同樣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這次網友希望他『多注意休息』,因為『安全無小事』。

  網友『苦逼的少女一族』:誰都有犯錯誤的時候,每天在輕軌站樓下經過的時候,看見你們有的時候早上四點多就呼嘯而過,確實很辛苦。打瞌睡固然不對,但誰能保證起得那麼早睡得那麼晚不會困?這次也肯定會給你帶來不少懲罰,希望不會影響你的工作!

  網友『小花_小太陽oO』:說實話,如果這真是自己寫的,文筆不錯。可以看出真的是靠求學纔進入輕軌集團的,希望大家能給他一次機會。年輕人都會犯錯,知錯能改就好!

  網友『騎豬使勁跑』:態度不錯,須知一車人的安全都在你手裡,安全無小事!切記切記!

  網友『孤獨代號0102』:平時注意休息。

  輕軌方面:司機已停職

  22日下午,新文化記者聯系到了長春軌道交通方面的負責人,稱微博上流傳的道歉信是該司機的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事情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對這名司機進行了停職處理,具體的情況還要進一步調查核實。』

  在與長春軌道交通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過程中,負責人介紹稱,軌道交通的工作人員分早班和中班,早班是負責早上出車的。『上早班的人大多在四點多鍾就到車場取車,2個小時後差不多跑完第一趟車,之後就會換其他人駕駛。早班司機中午就會下班,中班司機負責將最後一班車開回車場,大約在晚上10點以後下班。』

  此外該負責人表示,為了防止司機在駕駛過程中出現疲勞的情況,要求司機通過『手指』以及『口語』來防疲勞。『在手指前方的同時,喊出指令。』

  同時,這位負責人表示,已經加強對車輛司機的督查力度。另外對記者表示,長春輕軌4號線已經實現無人駕駛。『雖然已經實現無人駕駛,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要按照規定來,作出相應的處理。』

  21日下午,一位網友在微博上發文稱在輕軌四號線上,輕軌車司機困得滴裡當啷的,這樣的情況居然已經從東南湖大路站持續到了南三環站,直呼『有點危險』。並附上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這名司機仰靠在司機座椅上,左手握著操作杆,頭時而後仰,此時輕軌車內廣播稱已到達『東南湖大路』站,但司機沒有清醒的跡象。視頻時間為45秒,記錄下了這名司機在輕軌行進過程中的打盹一幕。

  前些日子,我們曾經評論過司機低頭看手機是否應該被懲罰的問題。我的觀點很明確,應該懲罰,而且要像酒駕那樣嚴懲。道理也很簡單,因為這件事情很危險。而這個危險不僅僅是針對司機自己,還是針對其他人。因為像汽車這種高速行駛的鐵皮罐頭,這本身就是危險的來源,無論是對車裡的駕駛員和乘客,還是對於車外的行人和其他車輛。因此駕駛員被要求要全神貫注。

  而像公交車這種服務類車輛,我覺得這個要求應該更加嚴格。因為這時候掌握在司機手裡的,不僅僅是他自己的生命安全,還有一車乘客的生命安全。那張車票就是一個契約,不僅意味著你要把乘客送到目的地,還意味著你要把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所以對於公交車駕駛員,我們要以更加嚴格的標准來要求。比如說我們經常能夠在公交車上看到這樣的標語:請不要和駕駛員聊天。

  不過發生在輕軌上的這一幕,有點不一樣。因為在輿論裡,我們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就是有很多人對這位司機打瞌睡表示了理解。這讓我想起前不久發生的另一件新聞。近日,有網友曬出的昆明一公交車司機在駕駛室內吃飯的照片引發討論。據拍照網友稱,照片拍攝於中午,當時公交車正在路口等紅燈,該司機趁等紅燈的空閑,拿出快餐盒扒了幾口,等交通信號燈換綠色時,放下盒飯啟動車輛。對公交司機的這一舉動,網友說法褒貶不一,『理解者』和『質疑者』爭論不小。

  這兩個新聞為什麼會讓不少網友產生同情和理解呢?可能就是因為司機的行為,有不得已的地方。如果說,這位司機,在行駛的過程中,抽煙了,喝酒了,跟人聊天了,打電話了,刷手機了,那我想不會有網友理解。而這兩個新聞裡的司機,一個是在打瞌睡,一個是在吃飯。和前面那些主觀故意的行為相比,打瞌睡和吃飯具有某種客觀不得已。飢餓和困倦,這是很難抵擋的本能反應,不是說你想要克服就能克服得了的。

  當然,理解並不表示能夠接受,因為這畢竟是極為危險的,萬一呢?萬一出事了,誰來負這個責任呢?很多法律法規的制定,看似苛刻,但就是為了防止萬一發生的意外。比如說嚴查酒駕,按照我們的日常經驗,其實喝一點酒並不會讓人意識不清醒,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平安地把車開回家。但是萬一就有那個不清醒的人上路了,出事了,豈不是悔之晚矣?為了防止這種小概率事件發生,我們不得不完全剝奪喝酒者開車的權利。雖然這看起來很不近人情。

  回到新聞,我覺得我們該做的不是同情司機開車打瞌睡的行為,然後放任這種行為,而是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是那種主觀故意的抽煙喝酒打電話,該怎麼處罰就怎麼處罰。而對於這種不得已的情況,我們就需要從制度的層面,通過完善制度和改善技術來解決問題。

  其實回看新聞,從司機的道歉信和一些懂行的網友留言,就能夠看出來,輕軌運營的制度和技術都已經很不錯了。網友『吃狼肉火鍋的羊』留言說:『自動駕駛,完全可以實現不用司機,但是怕乘客害怕,就放個司機,他手裡有個按鈕,到一定秒數就得按一下,不按車就剎車抱死,車沒急剎估計他沒睡著。』這是技術層面的安全保障。

  而這位司機在道歉信裡提到:『這次錯誤的全部都是我一個人造成的,單位的二作休息時間是合理且科學的,是因為我個人原因,天氣炎熱,午飯過後迎著太陽開車,導致有些打盹,纔會引發這些事情。』新聞裡還提到了更多的規章制度,用於保障輕軌的安全運營。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位司機打瞌睡,應該是小概率事件,但作為一項以安全為最高標准的服務,小概率事件也應該避免。老話說得好,魔鬼存在於細節當中,我們希望輕軌集團能夠進一步完善安全制度。最後,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我想點評兩句這位司機的道歉信。真的如他所說,這封道歉信不是公關和套路,我能夠讀出其中的誠懇和溫度。借用這封信的最後一句話作為文章的結尾:願長春的天更藍更美,願世界和平。

  本報評論員牛角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