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粉絲與資本的荒誕結晶
據《中國粉絲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粉絲規模已達4.7億。過去追星還是一個人的瘋狂,近幾年,伴隨著日韓應援文化在我國風行和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追星,已經變成了分工明確、組織完備的一群人的狂歡。『飯圈』正成長為影響文化市場的力量。
8月初,《楚喬傳》收官,有媒體就曾將這部劇評價為『粉絲與偶像,偶像與資本合謀的荒誕結晶。』 8月3日上映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讓『鎖場』一詞進入公眾視野。
微博名為『夜華奶媽養殖場』的粉絲是一名鎖場活動的參與者,她在微博中寫道:『每家明星粉絲都有鎖場傳統,羊毛(明星楊洋的粉絲)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李維馨對記者說,對於粉絲而言,只要能對偶像有幫助,不論是刷劇、包場,抑或鎖場,都是粉絲們為保障愛豆人氣的理性選擇。愛豆發布新專輯時,一張將近百元的專輯,李維馨在美國的好朋友一人購買了100張新專輯,她說這不算多。張文玲也是一樣,偶像的電影上映,一個人就去電影院連看三場,同時響應應援站的號召,在外地還購買了兩場。
『數以百萬計的粉絲,正在用他們的雙手與金錢,改變著目前的資本市場,對中國電影、電視劇、音樂等的市場化進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其力量不容小覷。』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者施懿展表示。
伴隨微博數以萬計的轉發、粉絲鋪天蓋地的刷口碑、席卷全國各大影院的包場應援活動,粉絲們對於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業內人士在評價鎖場活動時表態:『鎖場,是完全逆市場化而行,擾亂電影市場正常秩序。』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電視劇編劇向記者吐露:『粉絲追捧明星,意味著明星可以帶來大量流量和關注度,導致電視臺和網站購片時看重明星咖位,那麼制作方就會哄搶明星而不管其演技怎樣,導致明星價格越?越高,擠壓制作費用。所以影視劇演技浮誇、制作粗糙,質量下降。』
粉絲經濟有其必然性,但隨著電影行業越來越成熟,粉絲左右市場的能量也不必被過度渲染,未來市場是屬於大眾的,《人民的名義》《戰狼2》成為現象級作品,一定程度印證了這一點。施懿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