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十幾塊錢買個號專門打車跑滴滴『長趟子』
有人用『虛擬號』吃滴滴司機『霸王餐』
有人網上預約訂車,要跑二三十公裡,這種遠程訂單對滴滴司機本是一件喜事,但周師傅卻『猶豫不決』,這樣的長途訂單有可能是『騙局』。昨天,周師傅對記者說,有人在網上購買虛擬手機號,下車後聯系不上,打車費收不到。經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周師傅的遭遇並非個案,滴滴公司已提昇技術系統,將惡意逃費乘客信息納入不良系統,並提醒司機注意。
司機險遭飛單還被恐嚇
周師傅介紹,上個月,一年輕女孩通過滴滴平臺預訂車輛,她用170開頭的手機號定位,因為定位不准,後來女乘客借用朋友手機號定位纔搞好訂單。女乘客下車時說等一下用手機支付買單,但一直沒有支付車款。通過滴滴客戶端上顯示的乘客170開頭的手機號,周師傅無法聯系上對方。
無奈,周師傅聯系女乘客朋友的手機號,幾經交涉,纔把女乘客欠的車錢要回。第二天,周師傅接到一個自稱是該女乘客朋友打來的騷擾電話。『對方一打電話過來就說要打我的人,不停地給我打電話,打了整整一天,害我不能跑車。』周師傅為此還報了警。
『這些飛單的人,用的手機號不是移動、聯通、電信的手機號,都是網上買的「虛擬號」,十幾塊錢一個號,用這個號碼訂車,下車後就打不通了,無法顯示注冊地址。』周師傅說,他們一般都坐50元以上的『長趟子』。
在滴滴快車師傅的朋友圈裡,周師傅的同行也遇到過類似的事,也是氣憤不已。
網購虛擬手機號玩起小把戲
目前,為保護司乘雙方的隱私信息,乘客用滴滴叫車時,司乘雙方都看不到對方的真實手機號。在這一平臺規則的保護下,有人動起了『歪心思』,用網購虛擬手機號玩起小把戲。
昨天,記者在京東商城、淘寶網上搜索『虛擬手機號』時發現,價格從10元—20元不等,不屬於三大運營商,是軟件公司開發使用的特殊號段,多以170、171、175開頭。賣家介紹,很多買家購買小號的用途是注冊微信小號或QQ小號,用於防騷擾、保護隱私的短期溝通,實現一卡雙號甚至是一卡多號。
記者了解到,雖然虛擬號申請程序簡單,但一樣需要經過實名認證,有跡可循。虛擬號在網約車平臺順利完成注冊,與正常的手機注冊無異,但在叫車時,需要綁定銀行卡的微信或支付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