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七夕浪漫大戰已打響 『浪漫經濟』讓鮮花價翻番
2017-08-28 09:12:52 來源:雲南網  作者:歐陽小抒 胡世芳 龍宇丹 楊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出路觀察】

  日常消費釋放巨大空間

  節日經濟帶來的花市利好有目共睹,但不少花藝師以及花店店主說起一年兩個情人節都直搖頭。賣得好的是這樣:『每次過過節忙成狗,通宵好幾夜,感覺自己要暴富。於是節日一過關門大睡三天三夜,醒來後數錢,竟然沒掙幾個。』一位店主在網上留言。賣得不好則是:『以前2元一朵的紅玫瑰現在1元一朵買的人都很少。一星期前進的百合到現在還沒有賣出去,銷量很差。』西園路幸福花卉店主周先生說起來心有戚戚。

  『每到情人節,看著斗南花拍中心那個大轉盤隨機波動的價格,心情也跟著上下波動。一下子從平時十多元急速飆昇到七八十元1紮的玫瑰,比股市行情走得更為猛!要是賣的成品花禮也能幾倍的漲價多好。開價太貴買的人寥寥無幾,太便宜了自己只能虧得一塌糊涂,然後嘗遍吃老底的痛!』瀾楓在朋友圈裡寫下這段話,得到一群同行的心酸點贊。

  『消費水平在上漲,花店從業者也在逐級增加,市場競爭激烈,很多省外的同行留言跟我說,七夕一個單都沒有,有些傳統花店相繼倒閉了。雖然我們節日盈利大概比平時多兩三倍,但平時也會整天一個單都沒有。』

  從往年數據看來,雲南的花卉種植仍處於節日導向型模式,其中的局限性讓從業人員更加認識到,隨著家庭消費所佔的市場份額增大,節慶期間集中采購的勢頭會相對減弱,靠『大小情人節』賭一把的種植模式亟需轉變。

  日常鮮花消費趨勢的遞增讓瀾楓、王箐等花藝師意識到,隨著資本的快速湧入與消費昇級浪潮的來臨,讓鮮花成為一種全新的消費方式迅速滲透。中國雖然是世界上七大鮮切花消費大國之一,但人均年消費數量仍不到兩枝。這也足以證明,目前來說中國鮮花消費依然是以禮品為主,日常鮮花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可釋放。『以往花店盈利大的增長點和突破點集中於大的節假日,未來我們會更加側重將鮮花作為日常消費。』王箐告訴記者。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楊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