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38名學生輪流被老師掌摑 老師事後逐一登門道歉
2017-09-06 09:35:35 來源:揚子晚報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9老同事:他業務強工作太認真,但掌摑學生不妥

  當天下午,紫牛新聞記者再度驅車26公裡來到張老師原來工作的學校——長豐縣下塘實驗中學,此時,正是學生自習時間,整個校園十分安靜。記者正好看見一名老師拿著試卷開門走出來,當即表明來意。

  [以前工作的學校]

  『我是通過網上視頻知道這事的,實在是想不到。』這名老師姓甄,同樣是語文老師,以前和張某接觸比較多,對他的情況十分了解。 『張老師工作非常認真,業務能力強,是學校的骨乾教師。』甄老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張老師曾是學校的教研組長,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所教的班級在學校中考中,成績長期保持在前列。

  『張老師是下塘鎮本地人,三十歲左右,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下塘實驗中學任教,有八九年時間了。』甄老師說,張老師平時話不太多,為人謙和,和領導、同事相處和諧。從來沒有聽說過和誰發生過矛盾,與學生相處也很融洽,他教過的學生畢業後還經常來看望他。

  『張老師今年剛調到城裡的中學,又分在學生平均成績較差的班級,他這人做事比較較真,又太想出成績了,希望在短期之內能讓學生成績有所提高,所以衝動之下纔會做出掌摑的舉動。』甄老師告訴紫牛記者,盡管如此,可在課堂上如此做還是十分欠妥。

  10事後跟同事說很懊悔,家裡發生了一些事

  出了這件事後,這兩位昔日的老同事通過電話交流過。『交談中,張老師流露出懊悔之情,覺得當時太衝動了,同時向我透露,最近家裡發生的事情比較多,對自己的情緒可能也產生了影響。』甄老師說,他了解的是,張老師在班級中做過檢討,也一一上門向孩子和他們的家長表示過歉意,現在就看如何處理此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甄老師希望媒體能夠客觀報道此事,畢竟一時的錯誤行為不能代表他的全部。掌摑學生確實非常錯誤,可能是他的家庭因素再加上剛到新學校壓力大,希望能夠給他機會。

  今日下午一直到傍晚,紫牛新聞記者多次聯系張老師,最終撥通了張老師的電話,電話中張老師表示正在接受教育廳的調查談話,讓記者晚些時候和他聯系。當晚7:30,當紫牛新聞記者再次撥通張老師電話時,他沒有接,掐斷了電話。

  11

  心理專家:被當眾掌摑易留下心理陰影,需心理疏導

  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嚴萬森副教授認為,在青少年學生眼中,教師兼具權威人格及道德自我的心理形象,青少年的人格成長受教師行為的影響很大。教師的公平公正、正直正氣、善良包容等良好的心理行為特征有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人格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反之,教師的暴力衝動等不良的心理行為品質有害於青少年的心理成長,甚至會給學生成年後的人格帶來陰影。因此,教師在為青少年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還需要以積極正面的人格姿態,為青少年學生的心理成長和人格發展營造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嚴教授認為,當眾掌摑對青少年的心理傷害很大,這種集體式的人格侮辱帶來的長期消極心理影響不可忽視。在教育部門的行政處置當中,當事教師向學生及家長公開上門道歉固然是必需的,但從心理乾預的角度看還不夠。在心理危機理論中,當眾的集體式的掌摑懲罰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心理應激事件,需要後續的心理乾預和疏導。邀請專業的心理乾預或諮詢專家,采取團體或個體心理諮詢的危機乾預形式,對掌摑當事學生以及其他親眼目睹事件發生的學生進行心理援助和疏導,是極為必要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和緩解青少年學生由於此次心理應激事件帶來的心理創傷,以及恐懼不安、抑郁焦慮等情緒,以免出現更大的後續心理傷害。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