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當時在場的產婦姑姑說,『根本就沒說剖腹產讓家長簽字,一直都說是好著呢。我過來一看,她在地上跪著,疼得厲害,沒說是跪下求剖腹產,就說是疼了,不想生了,就說想剖腹產。醫生建議說順著呢,不要剖腹產,剖腹產也是1個小時,你順產1個小時也能生下來。』
目前,圍繞此事的爭論仍在持續。
榆林市第一醫院新聞發言人楊寶興認為,當下輿論爭議的『點』跑偏了。因為有一點是無可爭議的——產婦的死亡,與醫院的診療行為之間,沒有直接、必然的因果關系,『現在公安局已經定性了,公安局定性出來的是自殺,不是他殺。孕婦剖腹產不剖腹產跟孕婦跳樓死亡不成正比。難道所有不剖腹產的孕婦,最後都跳樓了嗎?自殺是一種主觀性的行為,不是自殺與我們的診療手段有直接關系。我們業內專家討論認為,我們醫院在醫療程序上沒有任何過失。』
楊寶興表示,剖宮產需要一系列的指征。在產程進行到一定階段,沒有危及產婦或胎兒生命安全的情況下,一般而言,醫院不會主動改變家屬選定的生產方式。楊寶興還表示,醫生是以患者的生命安全為第一責任。而在此事件當中,醫院也是這麼做的。
我們堅定地相信,醫護人員不願意看到產婦死亡的結果;我們也堅定地相信,家屬更不願意看到產婦的死亡。但如今,社會輿論對於這起悲劇,只牢牢地記住了這樣一句話:『產婦跪求家人要求剖宮產被拒絕,不堪疼痛跳樓自殺』。而這隱含的意味是,否定了家屬所擁有的『人性』。於是,網絡上這樣的言論不絕於耳:『不進產房你都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不是人!』『人肉這個老公和婆家!』等,不堪入耳。
把一起個案化的悲劇,變成公共事件,進而誘使輿論分化本來脆弱的醫患關系、夫妻關系、婆媳關系。無論是家屬在撒謊,還是醫院沒有說實話,最終,有意或無意攪渾輿論的一方,都應該受到應有的譴責和懲罰。
今天上午,榆林市衛計委方面稱,已經介入調查此事。目前,主治醫師已經被停職,並全力配合警方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