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廣州一團伙以『網店代運營』為名騙取代理費
2017-09-07 10:15:08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鍾亞雅 田曉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以『網店代運營』為名騙取代理費

  前不久,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花都分局經過縝密偵查,一舉破獲了某知名網店『代運營』特大網絡詐騙案。經過周密部署,警方於今年7月21日在廣西南寧、廣東廣州兩地同時展開抓捕行動,共計抓獲犯罪嫌疑人96名。近日,廣州市花都區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徐鑫、蔣瑋等55名團伙成員。

  注冊多家公司,借助微信公眾號發布『網店代運營』廣告

  自2014年起,犯罪嫌疑人徐鑫、蔣瑋等人經密謀後,先後注冊成立了杭州博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西米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以這些公司為偽裝招聘多名工作人員,進而以提供『網店代運營』服務的名義在互聯網上大肆進行詐騙犯罪。

  據介紹,為逃避打擊,該犯罪團伙先後輾轉杭州、南寧、廣州等多地,其作案延續時間之長、波及范圍之廣、被害人數之多,為近年來詐騙類案件罕見。他們實施詐騙的方式對被害人具有極強的迷惑性:首先由公司廣告部人員負責查找、聯系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然後在這些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廣告,宣稱其公司具有強大的實力可提供『網店代運營』服務。不明就裡的被害人通過掃描或識別廣告上的二維碼,與銷售人員取得聯系,銷售人員隨即以所謂的電商指導老師的名義(均使用假名),通過發送利用軟件制作的虛假聊天記錄截圖、『成功案例付款截圖』等多種手段,向被害人推銷服務套餐(分別有經濟型3300元、實用型6300元、創業型1.53萬元、VIP型2.33萬元及更高層次的城市代理人等)。

  一旦被害人上鉤,銷售人員就會讓被害人先支付小額定金並同時發給被害人一個付款二維碼,而該二維碼是由犯罪團伙的財務人員利用軟件生成,具有隨機虛構收款人的功能,付款人無法獲悉真正的收款人身份信息。此時,為進一步打消被害人的疑慮,銷售人員會主動提出與被害人簽訂一份所謂的電子合同,進而繼續向被害人收齊尾款。收款成功之後,銷售人員即教授被害人在互聯網上開設淘寶網店。

  想方設法營造網店賺錢假象

  網店開設之後,該犯罪團伙會安排其技術部美工、客服、數據、等級等人員,對被害人的網店進行『裝修』和所謂的運營。其中,客服人員直接與被害人聯系,負責應付被害人就日常經營活動所提出的各種問題;數據人員負責在大型電商平臺搜集、整理相應商品信息資料,並制作成數據包備用;等級組則通過刷單、發空包、『爆款』等方式虛假提高目標網店的銷量和瀏覽量,或通過修改其官網後臺數據蒙蔽被害人,使被害人誤以為其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具有相當實力。

  當被害人發現實際上並不能賺到錢而向銷售人員反映或要求退款時,銷售人員就會勸說被害人購買其公司更高級別的服務套餐。如被害人堅持退款,銷售人員就敷衍搪塞或直接推給所謂的公司售後負責處理。售後人員則繼續通過拖延時間、推諉搪塞,或混入被害人組建的微信維權群探聽消息、散布消極言論打擊被害人維權信心等方式,阻止被害人維權。同時,該犯罪團伙還通過向部分被害人小額退款並隨即拉黑、刪除的方式,分化瓦解被害人群體,以達到掩蓋其犯罪行為並繼續實施詐騙的目的。

  一名主犯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就多達2000多頁

  廣州市花都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介紹,目前,僅初步查明的被害人就有107名。據不完全統計,被騙金額共計230萬餘元。另獲悉,仍有數百名被害人正在向當地警方備案。

  由於該案犯罪嫌疑人和被騙人數眾多,網絡電子證據量非常大,僅其中一名主犯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就多達2000多頁,廣州市花都區檢察院專門組建了檢察官辦案組(由3名員額檢察官和4名檢察官輔助人員組成),並指派專門技術人員負責案件電子文檔、電子數據的收集傳輸保存工作,確保審查工作高質高效。

  『我們利用互聯網即時通訊軟件建立偵捕工作群,確保所有辦案人員24小時聯系暢通,極大地提高了提前介入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廣州市花都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趙栩告訴記者,作為一種新興行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目前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難免出現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因此,創業者准備涉足『網店代運營』之前,一定要多方驗證代運營公司的資質和各種信息,務必進行實地考察,對代運營公司經營地址、官網、電話號碼、QQ號碼、經營實力、行業內的聲譽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對於那些過分誇大效果、過分承諾、合同條款簡陋、不給開具發票的所謂公司都要留心,對於銷售人員發送的所謂『成功案例』千萬不可輕信。一旦發現受騙,一定要及時報警,保留好證據並提供給警方。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