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特寫:保持通話——『旅行』最遠的人類探測器『離家』40年
2017-09-07 08:51:30 來源:新華社  作者:郭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洛杉磯9月5日電特寫:保持通話——『旅行』最遠的人類探測器『離家』40年

  『請開啟歡呼頻道……發送!』

  美國航天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內,著名科幻影片《星際迷航》中柯克船長飾演者威廉·沙特納5日向科研人員發出指令:將一條特殊的信息發送給距離地球約210億公裡之外,以每小時約6.1萬公裡速度奔向深空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

  『在星際之間,我們傳遞友誼。你並不孤單。』預計約19小時後,從3萬條網友建議中投票選出的這條特殊信息將被迄今距離地球最遙遠的人類探測器接收,並向更遠的星際傳送。這一天,『旅行者1號』已『離家』整整40年。

  不少人可能會認為,已進入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號』,恐怕早已『失聯』許久。但事實上,即使『少小離家』,相距遙遠,『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在時常與『家人』通話,傳遞著有價值的信息。

  比如2013年美國航天局宣布,『旅行者1號』探測器上攜帶的等離子體波儀器數據顯示,它處於電子密度為每立方厘米0.08個的空間中,而計算模型顯示星際空間中的電子密度在每立方厘米0.05個至0.22個之間。美國航天局因此認為『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太陽系,這是首次有人類探測器傳回太陽系外的信息。

  美國航天局副局長托馬斯·楚比興在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旅行者1號』項目之於深空探索,正如同將人類首次送往月球的『阿波羅11號』之於航天科技。他說:『這個任務不僅一直在更新已知,探索未知,更在不斷重新定義人類的極限。』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昇空,目前它距離地球約210億公裡,是離我們最遠的人類探測器。同年發射的姐妹探測器『旅行者2號』目前距離地球約170億公裡。

  『旅行者』探測器讓人類首次得以近距離觀測木星和土星的行星系統,還對天王星和海王星進行了觀測,它們將數據和圖像源源不斷地傳回地球,拓展了人類的認知。

  美航天局的分析認為,在2012年8月25日前後,『旅行者1號』正式離開太陽系,成為首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科研人員認為,『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也只是時間問題,預計就在未來幾年。

  『旅行者』項目首席科學家愛德華·斯通此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太空是人類的新疆界。這位美國著名天文學家認為,『旅行者』的歷程堪稱人類迄今最雄心勃勃的探索之旅。

  如同年邁老者,一生長途跋涉的『旅行者』身上,或多或少有了小毛病:『旅行者2號』已有點『耳背』,『旅行者』項目負責人蘇珊娜·多德介紹說,現在每次都要給『旅行者2號』發送兩個不同頻率的指令,纔能確保其能『聽到』。而『旅行者1號』則出現了感知方面的問題,它攜帶的等離子體波儀器已失靈,也就是說它其實已無法直接『感覺』到太陽風和高能帶電粒子。

  為節省能量,科學家要在不久後決定,需要關掉哪些裝置,好讓兩名『旅行者』輕裝前進,至少將任務執行到2025年。

  終有一天,『旅行者』將消失於宇宙深空之中,再無音信。但即使那天到來,它們隨身攜帶的展現人類多元文明的金唱片仍將繼續使命,其包含的上百張圖片和多支樂曲,或將成為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了解地球的『最初印象』。盡管機會極其微小,但金唱片預計可在深空環境『保存』近50億年,將保留希望。

  可以肯定的是,能量耗盡之前,在寒冷黑暗的星際空間中,『旅行者』仍將堅持前行,與人類『保持通話』。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