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國內最大生態螢火蟲觀賞景區 天臺山螢火蟲10年增長10倍
2017-09-07 16:57:33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李媛莉 楊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為『環境指示燈』禁用農藥

  天臺山螢火蟲10年增長10倍已是國內最大生態螢火蟲觀賞景區

  2015年6月10日,邛崍山天臺山景區,滿天飛舞的螢火蟲。

  高叔先正在拍攝螢火蟲。

  就像男女一不小心墜入愛河,高叔先一不小心就愛上了螢火蟲。自稱愛好者,他像呵護愛人那般,不離不棄守護螢火蟲,探索小小螢火蟲的大世界,歲已10年有餘。

  在成都向西的天臺山,高叔先跋涉上萬公裡追隨螢火蟲,在與各方力量齊心建設的螢火蟲家園裡,10年時間螢火蟲增長約10倍,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生態螢火蟲觀賞景區。

  愛上螢火蟲堅持守護了它們十年

  立秋以後,黑夜來得更早,高叔先出門的時間提前了,晚上8點過便到達天臺山核心景區半山腰。從天臺山肖家灣老山門到山上林野間的路,高叔先幾乎每天都要走一遍,『天黑出門,凌晨兩三點回來。』而在螢火蟲活動的高峰期,則常在山裡過通宵。

  這樣的生活從2007年春開始。彼時,高叔先在天臺山景區管委會任職,恰逢邛崍開始搞螢火蟲的資源調查,他成為了螢火蟲項目組的一員。與來自中國臺灣的螢火蟲專家陳燦榮一起,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認識螢火蟲,『當時螢火蟲還不多,只是證實了天臺山生態環境好,確實有本土螢火蟲。』

  高叔先講不清楚自己為何被螢火蟲深深吸引,『一不小心就愛上了』。專家離開以後,天臺山螢火蟲的觀察、資源調查、研究性飼養、復育等落在高叔先身上,此後無論工作如何變動,他愛螢火蟲的心已經不能移,對螢火蟲的關注與保護不再是工作,成了情感和生活的一部分。邛崍、大邑、名山、蘆山等地的深山老林,大凡有螢火蟲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跡,他用4年時間掌握了這些區域螢火蟲種類、分布、出現時間、活動特點及習性等。

  美譽滾滾來亞洲最大生態觀賞地

  記不得具體從什麼時候起,高叔先全心守護的天臺山螢火蟲顯露名聲,網友送來『全球八大螢火蟲觀賞地之一』『全球十大螢火蟲棲息地之一』『亞洲最大的生態螢火蟲觀賞地』等贊譽。有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之稱、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也三番五次慕名到天臺山研究螢火蟲。

  高叔先最記得,有一次付新華夫婦一起到天臺山考察螢火蟲,遇到滿天熒光飛舞的盛景,付新華情難自禁擁抱妻子高呼,『老婆,我愛你!』。『他老婆說,都起雞皮疙瘩了。』回憶就在眼前,高叔先開懷笑出聲。

  2015年,高叔先首次發現從三月下旬到十二月中旬,天臺山每天都有螢火蟲成蟲的身影,『在這期間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螢火蟲飛舞,只有多少的區別。』

  『以前六月份,只有很狹窄的兩三百平方米纔有的螢火蟲,現在分布到四五公裡范圍。』據高叔先的統計,天臺山的每種螢火蟲,較10年前都增長了約10倍。根據不同外貌特征分類,他確定天臺山及周邊有20多種螢火蟲。

  環境指示燈景區建設也為它讓路

  『如果沒有切實保護,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變化的。』高叔先說,螢火蟲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嚴苛,有『環境指示燈』之稱,容不得半點污染和人為破壞。

  從2007年起,天臺山景區管理委員會在維系螢火蟲生長環境方面進行探索。『景區全部禁止噴灑農藥,考慮到螢火蟲對光敏感,景區的路燈也取締了很多。』去年天臺山景區創建國家5A景區的改造過中,對螢火蟲保護區采取了多種保護措施,施工甚至為螢火蟲『讓道』。

  『螢火蟲對光線和噪音敏感,一旦有一次讓它們覺得這個地方不合適,就永遠不會再遷回來。』因此,景區管理委員會做出規定,施工只能進行到下午5點。另外,保護區的施工方簽訂了螢火蟲保護責任書,落實責任人,同時安排巡視人員每天巡視,嚴格禁止亂采亂挖和使用化學品等。

  『有螢火蟲的地方說明那裡的生態環境很好,所以保護螢火蟲應當是我們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內容。』以螢火蟲為主題的科普知識教育、有序的觀賞拍攝,是他看重的舉措,他期待人們越了解越熱愛螢火蟲、保護螢火蟲,同時也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