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大西洋三大颶風一起發飆 『罪魁禍首』是誰?
2017-09-11 10:26: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污染降低?

  颶風的生成需要溫暖的水域、潮濕的大氣等元素。

  過去一些年,不少人懷疑極端氣候現象的頻發與污染導致全球變暖有關,不過,卻有一種觀點認為,颶風的增加或許與空氣污染源減少有關。

  威斯康辛大學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颶風專家吉姆說,大西洋颶風季節受許多復雜因素影響,包括大規模洋流、空氣污染—因為這通常會導致海水溫度降低、以及氣候變化。

  普林斯頓大學環境研究所的地理學教授介紹,自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大西洋進入"活躍期"。2013年到2016年相對平靜,1960、70、80年代颶風也不多見。

  他說,圍繞颶風周期變化的原因科學界還存在爭論,但有人認為,二戰後工業污染急劇增加,或許導致更多顆粒阻擋太陽輻射,幫助海洋降了溫。從而讓颶風形成所需要的熱量和濕度條件難以產生。他表示:"污染減少了颶風活動。"

  進入1980年代,由於實施清潔空氣法案等法規,污染減輕,陽光直射海面增強,導致海水昇溫,給風暴添了柴。

  該地理學教授說,目前科學家之間爭論的焦點是,對颶風的變化哪一個因素起的作用更大:洋流的變化還是污染的降低。兩者都可以找到證據,但是下結論的數據不足,"我們不知道周期會持續多長,我們缺乏歷史性數據。"

  氣候變暖?

  賓州大學氣候學家邁克則肯定,現在災難性颶風的增多絕非巧合。

  他說,過去幾年,全球海洋表面溫度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同期出現以峰值風速保持時間來計算強度最大的颶風,不僅在南半球,也在北半球;不僅在太平洋,現在也在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衝擊不再是溫柔的。我們正在目睹它實時發飆。悲哀的是,過去幾個星期就出現活生生的證據。"

  厄爾尼諾?

  邁阿密NBC電視網氣象部主任約翰表示,今年這樣的颶風發作頻率確實不常見,或許只是"偶發"現象,但其它因素也有一定影響。

  他說,今年沒有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一般會增加太平洋風暴發生的頻率,但是會減少大西洋的。此外,厄爾尼諾導致暖氣流昇到大氣表層,"蓋住了風暴的風頭",阻止颶風具備艾爾瑪這樣的威力。

  他也認為氣候變化對颶風有影響。他說,全球變暖絕大部分由海洋擔當。 "而海洋的溫度很關鍵。溫度越高,蒸發越多,濕度越大,"而"濕度是颶風的營養劑"、

  盡管氣象學家對氣候變暖是否影響颶風的生成頻率尚無共識,但根據他介紹,普遍認為,"氣溫昇高後,颶風會更少、但威力會更大。"

  換句話說,全球變暖並不一定導致更多颶風的生成,但會加大其強度。

  大驚小怪?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三大颶風同時生成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氣象公司全球預報中心"的卡德納斯提醒,過往數據和觀測無法證明近來威力更大的颶風更加頻繁。

  他說,根據國家颶風中心的歷史記錄,(大西洋中)同時有三個活躍颶風的現象確實罕見,但算不上特別罕見: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

  卡德納斯還指出,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記住的一點是,在衛星成像技術出現之前,根本無法確切知道海洋上到底生成了多少颶風。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