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十餘萬元,平均每3天放映1場,5年約放映500場為農民工免費放映電影的退伍老兵
在濟南市歷下區燕山新居社區,一提起徐慶棟的名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自費購買電影設備,5年為濟南農民工免費放映電影500場早已成為美談。自己辛苦,也要把歡樂帶給農民工,徐慶棟的這一善舉感染了更多人加入到了放映隊伍中來。退伍老兵志願者放映隊成了他響亮的名片。
8月28日上午,《工人日報》記者來到濟南市歷下區燕山新居社區附近徐慶棟開的小超市,見到了徐慶棟,聽他講述了自費為農民工放映電影的經歷。
開店創業與農民工結緣
徐慶棟的老家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1996年,受軍人父親影響,徐慶棟應征入伍,來到湖南高炮部隊,在部隊一乾就是6年。2004年,徐慶棟退伍回鄉。
回到家中後,對於今後乾什麼,徐慶棟一時也沒有明確目標。退伍時,國家給了4萬多元,結婚用去1萬元。看著剩下的3萬多元,他下定決心出來闖一闖。2004年,徐慶棟夫妻倆來到濟南找活乾。
機遇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2004年,濟南市東部剛剛開發,到處都是建築工地,成千上萬的農民工聚集在此。徐慶棟看到商機:『民以食為天,乾活就要吃飯,莊稼人有的是力氣,何不先開個饅頭店?』說乾就乾,夫妻倆就用手中的3萬元在建築工地附近開了一家饅頭店。
一家小小的饅頭店,看起來生意不大,但其中的辛苦也是常人難以忍受的。每天凌晨3點多,當人們還在睡夢中,徐慶棟夫妻倆就起床了,和面、揉饅頭、上鍋。一大早,熱氣騰騰的白饅頭就呈現在人們面前。由於徐慶棟做人實在,蒸的饅頭分量足,很快吸引了眾多回頭客,銷售量大增,一天賣掉2000多斤1萬多個饅頭。到後來,許多建築工地食堂專門到他這裡訂購。
隨著生意日漸紅火,徐慶棟又僱了幾個人手,買了一輛面包車,專門給各個建築工地食堂送饅頭,這一乾就是兩年。2007年,徐慶棟看到建築工地的農民工生活多有不便,在工地旁的簡易房裡,徐慶棟開了一家超市,極大地方便了附近的工友。
由一則新聞觸發的想法
徐慶棟告訴《工人日報》記者,無論是開饅頭店還是超市,來濟南後他接觸最多的就是農民工。『我對他們有著很深的感情,更何況我也來自農村,要為他們做點什麼。』徐慶棟看到這些農民工業餘時間除了喝酒、閑逛、打牌,文化生活十分貧乏。當時店中訂了四五份報紙,他貼出告示,告訴附近的農民工可以到他店裡免費讀報。
提起為農民工放映電影,徐慶棟說,這源於2011年看到的一則電視新聞,工地上一名十七八歲的農民工因為缺錢,趁著喝醉去搶劫,最後進了監獄。『我十七八歲時還在部隊上受教育呢,農民工需要合適的文化活動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記得小時候在村裡看電影,全村總動員,就像過節一樣熱鬧。在部隊時也每周看兩次電影,放松娛樂的同時還能受到教育。電影一定能給農民工兄弟帶去快樂。』在部隊曾幫忙放過電影的徐慶棟,一下子就想到了電影。
2012年2月,徐慶棟花3萬元購買了全套的電影放映設備。這筆錢在當時相當於他一年的收入。3月他第一次為農民工放電影的情景,至今依然記憶猶新:『當時設備剛拿到手不會操作,一直給北京的賣家打電話問使用方法。』當時放的是《辛亥革命》,徐慶棟是帶著剛剛上小學的兒子一起去的。那天晚上風很大,支架很不好固定。由於沒有事先聯系工地項目負責人,兒子抱著支架,他撿來一塊大石頭壓住架子的腳,和兒子在空地上支起了銀幕,預熱了擴音箱。當夜色漸濃,銀幕上放出璀璨的光芒,一下子吸引了眾多農民工的目光。
自掏腰包十幾萬元堅持5年
從那以後,徐慶棟經常開著自己的面包車拉著放映設備,在車上貼著『老兵免費放電影』字樣,輾轉於濟南奧體、高新區附近的工地及附近居民小區放映電影。後來,他跑遍了濟南全城,把一場場電影帶到了工地、社區。5年多來,平均每3天放1場,無論嚴寒酷暑,已經堅持放映了500場左右。
徐慶棟的行為受到農民工們的歡迎。每到放電影的時間,他們早早就等候在場地上,夏天一個工地五六百人,冬天在室內也有百八十人。許多工地的項目負責人經常提前預約。濟南市歷下區公租房工地負責人把每周四固定為放映日,提供放映場所雷打不動,徐慶棟一放就是兩年多。
徐慶棟放的影片內容豐富多彩,故事片、戰爭片、紀錄片、科教片應有盡有。他還特地在電影前播放十五分鍾科教片,涉及打工安全、衛生防疫等注意事項、如何找到好工作等實用信息。濟南歷下區文化局知道徐慶棟的事情後,特意讓徐慶棟免費使用局裡電影機。『別小看了露天電影,它們是塑造和傳播文化的工具。』徐慶棟說。
很少有人知道,徐慶棟為了給農民工放電影個人投入多少。除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這些年徐慶棟自掏腰包投入了十幾萬元。徐慶棟笑著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自己心情好了反而帶得生意更紅火了。』
如今已經有六七名志願者加入了公益放電影的『老兵放映隊』。他在濟南工作的老戰友通過微信朋友圈得知了這件善舉後,毫不猶豫地找到徐慶棟,提出一起放電影,和他們一起加入的還有一些退伍老兵和社區居民。談及將來,徐慶棟笑著說,他希望更多的志願者能夠加入到公益放映電影的隊伍中來,為更多農民工兄弟送去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