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關於『大學生嫌1200元生活費太少而怒懟母親「不是親生的」』的新聞,日前引發了網友對於『大學生活費』的激烈討論。而隨著各高校進入開學季,關於大學生日常開銷的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大學生生活費到底多少夠花?生活費都為啥『埋單』?
每月1500還是不夠花
根據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日前面向全國125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40.8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29.44%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500-2000元。每月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的佔19.84%,不足1000元的佔9.84%。此外,超七成受訪大學生都曾經歷過『生活費不夠用』的窘境。
『其實無論生活費有多少,都是不夠花的。』青島大學的鄭慧持這種觀點。
買衣服、買化妝品、吃飯、聚餐、旅游……鄭慧掰著手指頭向記者一一列舉。和多數大學生每個月定期收到生活費的方式不同,鄭慧是在開學初收到父母一次性打來的整個學期的生活費。『一個學期家裡給6000多元,再加上我每個月做家教的1000多的收入,平均算下來每個月我手裡也有2000多元,和同學相比我算富裕的,但是依然月月光。大一時是不知道怎麼花,而現在大四了,知道哪裡好玩哪裡好吃,自然不夠花了。』她告訴記者。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大二學生杜叡琪每月有1500元的生活費。學校在即墨,基本生活都能在學校解決,但每個月需要去市區1-2次,每次至少花費300元。她告訴記者:『開學第一個月通常錢是不夠花的,因為要添置的東西比較多。除此之外,生活費基本夠用。』
正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讀大四的趙方每月生活費在1500到2000元之間,一般每月二十幾號就提前花光了。趙方回憶,大一時,父母曾嘗試在開學初把整個學期的生活費一次性『撥款』,但沒有計劃的消費讓他提前兩個月就花光了全部的生活費,此後,生活費改為『月付』。
男生『吃』得多,女生『穿』得多
據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顯示,『每月主要開支』中,選擇『伙食費』的受訪大學生佔97.25%,選擇『服飾及化妝品』的佔61.68%,選擇『網費通信及交通費』的佔60.24%,選擇『學習資料費』的佔44.24%,選擇『外出旅游費』的佔21.84%,選擇『游戲裝備費』的佔3.84%。
趙方坦言,自己的生活費大多被『吃掉』了。『我們男生不愛吃食堂,通常約上三兩同學去校外餐館,大家輪著請。另外,我參加的社團比較多,社交廣泛,各種聚餐每次人均100多元,每周2-3次。』
對鄭慧來說,如今最大的支出當屬購買衣服和化妝品了,從大一到大四,這項花費直線上昇。鄭慧無奈地告訴記者:『我對吃要求不高,而且在學校吃飯比較省。但一旦外出,就容易「衝動消費」,前幾天去買化妝品本來計劃200元左右,結果最後花了400多元,每次去超市也絕對會超出原定計劃。』
要學會怎麼花錢,更要學會適當規劃
當生活費捉襟見肘時,多數大學生會選擇『節流』。她們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盡量不再向家長『二次伸手』。
『錢就這麼多,前期花完了後期縮衣節食的也是自己,我一般不會再問家裡要。所以自己也會計算一下,這個月花多了,下個月就少花點。』鄭慧告訴記者,而她『節流』的方式為吃便宜的飯菜或減少聚餐的次數。而杜叡琪的訣竅在於『少買看似有用實則沒用的東西』。『買東西的時候可以多問問自己「這件物品我真的現在就需要嗎?」實在不行我們還可以做兼職。』
青島大學的大四學生徐明雪每月僅花費900元左右,她總結省錢的訣竅在於『宅』。徐明雪告訴記者,盡量減少外出的頻次,一日三餐在學校食堂解決。每個月大概有700元要『貢獻』給食堂,剩下的錢主要用於朋友聚會、社團聚餐,每次AA制,差不多人均四五十元左右。『我還有一個訣竅,放假回家時,衣服讓媽媽給買好。外出旅游、報名培訓班的開銷則額外「撥款」。』
青島大學學生處副處長王春光告訴記者,『衣食住行學』是大學生的主要消費類別,除此之外,用於培養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素質的花銷也很有必要。通常來說,新生剛入學開銷比較大,但兩三個月後生活費就會固定下來。她認為,大學生不僅要學會怎麼花錢,更要學會適當規劃。『規劃並不僅僅在於記賬,更是要心中有數,讓自己的每一筆開支都「花得明白」』。(文中部分受訪大學生為化名)
有濟南女生一月花了4000!咋花的
最近,一微博大V對濟南大學生生活費做了個小調查,最低的都1500!甚至,有女生第一個月花在宿捨裝修和日常用品上的錢就4000!天吶,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假濟南。

首先,咱先看看網友們啥生活標准吧。

@日落省體:在讀800,我打球完還能喝喝飲料啥的,還有富餘...
@馬達加斯加的金毛犬:在讀,1000有餘,也就是800吧。
@_十八裡鋪格格巫:歷下,2500不夠
@豬狙007:14,15年彩石上的學,今年剛畢業,男生每月700-800。
@菜瓜瓜木有春天:02年上大學一個月400塊基本花銷夠了。
錢都花在哪了?
去年這時候,法制晚報曾推過一個『中國各省大學生每月消費統計表』均值,當時山東大學生生活費寫的是443。感覺這一定是說的別人家的大學生。而且,這孩子一定不玩手機、不購物、不聚餐、不游玩……

今年年初,麥可思研究院曾公布一份『大學生消費理財觀』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12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其中,山東的排名並不靠前,排第24位,在山東上大學的大學生月均消費為943元。你們覺得呢?總之,小明當年是剛剛好吧。

一網友給出的1200塊不夠花的賬單。
另外,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的調查顯示,35.7%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之間,79.5%的受訪大學生生活費來自父母……
結合剛纔網友們的評論,還是生活費1500左右的多啊。不少人起初都和家裡多要點,花不了就留點私房錢,說不清存著要乾啥,只當是有備無患吧。當然,不少家長可能會覺得有點多,那就按學期給孩子打生活費吧,慢慢自家娃就會管賬了。作為大學生,作為一個成年人,當然不能只跟家裡要錢了,先管好賬,再用節假日去賺個零花錢吧,也好分擔一下家裡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