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環保部回應『嚴格環保執法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
2017-09-28 09:43: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阮煜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環保部回應『嚴格環保執法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算長遠帳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中國環境保護部官員27日回應稱,『對嚴格環保執法會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說法,我們不贊成』。生態環境保護要算長遠帳,算整體帳,算綜合帳。

  資料圖:環境保護部。

  據報道,最近有企業表示,其原材料供應商『由於環保方面的原因』被迫停產,連帶可能導致相當於3000億元人民幣的產值損失。對此,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27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對促進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生態環境保護要算大帳,算長遠帳,算整體帳,算綜合帳。

  『過去有一些違法排污企業,大幅壓縮環保成本,甚至根本不投入環保,劣幣驅逐良幣,嚴重破壞市場競爭秩序,阻礙了產業結構優化昇級。』崔書紅說,嚴格環境執法,一方面解決了一些老百姓身邊的環境問題,改善了環境質量;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加快了新舊動能轉換。對排污企業依法監管已經成為常態,所有的企業都應當適應這種常態,養成自覺遵守環境保護法規的習慣。

  『至於環境保護督察是否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是否導致了原材料上漲,通過這組數據能夠充分說明這個問題。』崔書紅說,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口974萬,同比增加26萬。截至二季度末,今年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5%,為2008年以來最低。

  崔書紅強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產品價格的變化,主要是由供需關系造成的,取決於當前經濟發展的總體形勢、我們的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等方方面面。

  『有的企業直接打著環保名義,渲染環保政策因素加劇產品價格上漲,這是一種擾亂市場的行為。環保督察沒有對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造成影響,更不是推動產品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崔書紅說。

  崔書紅說,『加大環保倒逼力度,將劣幣驅逐出去,淨化市場環境,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保障廣大民眾的權益,這纔是環保督察的應有之意』。(完)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