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一女子為環衛工開免費粥店
從去年9月中旬起,廣東東莞常平商業大街一間免費愛心粥店就廣受社會各界關注,本報曾在去年10月22日進行過報道。一年過去,記者回訪發現,每天早上6點半左右,這家愛心粥店還是會『爆棚』,每張桌邊都坐滿了來吃早餐的環衛工人或老年人。
愛心粥店活動發起人胡方方是河南人,『剛開始是我媽媽有這個想法;還有就是我成長至今有很多朋友幫助過我,我也想幫助更多人。』胡方方對《工人日報》記者說,『我們去年6月成立了免費愛心粥籌備群,籌備將近三個月,9月20日正式供粥。免費愛心粥就是為環衛工、老人、弱勢群體等服務的。』心願達成後,方方的媽媽牛女士更是專門從河南老家過來幫忙。
母女倆的愛心也像滾雪球一樣凝聚了更多人的力量。『一開始是我們幾個人墊資,然後介紹朋友入微信群,朋友再介紹朋友,目前群裡有300多位愛心人士。』
『最小的志願者不到兩歲』
愛心粥店自營業以來,每天早上4點多粥店阿姨便起床熬粥,以保證讓大家吃到新鮮軟糯的粥。6點左右志願者就過來幫忙,開始提供早餐。也有些志願者7點左右到,主要負責打掃衛生等後續工作。8點多早餐活動結束後志願者又繼續去上班,就這樣日復一日。
『都習慣了,不去反而不習慣了。』在莞泰保安東莞第三分公司常平分部管後勤工作的興姐一年來幾乎每天都風雨無阻去粥店志願服務。聊起每天做志願者印象最深的畫面,興姐坦言,『環衛工都是一群早起的人,也是一群低收入的人群。當你每天看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影進來,喝完粥後體力充沛地出去繼續工作的時候,心裡真的是說不出來的感覺。』
記者了解到,派粥派饅頭、洗碗、打掃衛生等工作,所有的志願者看到哪一個崗位缺人,都會馬上去跟上。而店裡最小的志願者即方方的兒子,還不到兩歲。
今年9月20日,粥店成立一周年活動時,方方還在坐月子,沒辦法到店裡。之前方方會把自己的兒子帶到店裡做志願者。每天方方6點鍾起來洗漱,兒子很配合6點15分也跟著醒了,『最小的志願者是我兒子,現在1歲8個多月!去了就會擺碗筷。』
目前為止,志願者群的人數已經從十幾個擴展到140多個了。有時候志願者會人手不夠,只來了兩三個,環衛工人見到就會自覺幫忙擺好桌凳。除了志願者出力外,經常有不留名的愛心人士隔三差五送來好幾袋五谷雜糧,用作煮粥的材料,也有人送來紅薯等物資。
行善不忘尊重
經常來粥店吃早餐的環衛工人唐叔告訴記者,自己5點就開始出來掃街,剛好負責商業大街這片區域,6點半左右掃完了,就抽空過來吃早餐,這一年來每天如此,不僅吃得好,也一定程度減輕了自己的經濟壓力。
另外一位環衛工人金阿姨從店裡開業那天開始,基本上天天來吃免費粥。『我們凌晨兩點鍾就起床了,如果不吃早餐的話中午11點纔能吃上飯,胃裡餓得難受,現在可好啦,我們過來粥店吃早餐,吃完了再回去接著掃地。』
東莞常平志願者協會因為開展以關愛環衛工人為主題的相關服務項目,也派志願者到粥店幫忙。協會負責人伍先生告訴記者,志願者很容易從粥店的志願服務活動中獲得成就感,而且是即時獲得,所以很多人都願意早早起床去參與。特別是在把粥遞給來喝粥的人時,他們內部都形成一種默契,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可以說,比如可能有些環衛工人剛勞動完身上有點味道,志願者也應以平常心看待,要用雙手奉送,讓來喝粥的人心裡有一種受到尊重的感覺。『中國傳統文化裡免費供粥積德行善的影響還在。我覺得免費供粥是件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好事。』伍先生說。
有志願者談道,某天店內一名環衛工人吃完早餐放好餐具後,對著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說了聲『謝謝』,然後又重新駕駛其停在店外的環衛車向另一條街走去。這聲『謝謝』讓志願者們的『獲得感』更強烈了。
供5萬多人免費用餐
在愛心粥店門外簽到處,記者看到一沓沓厚厚的『臺賬』,寫滿了每天來吃早餐的人名、慈善捐款支出、志願者服務人次等內容。據介紹,截至今年8月份,該愛心粥店共接收社會慈善捐贈超過23萬元,共支出約16.8萬元,共計供5萬多人免費吃早餐。
除了商業大街的仁聚堂免費愛心粥店外,這一年裡,常平鎮的熱心人士也陸續加入方方的愛心活動,在各村(社區)建立了愛心粥店。目前,愛心粥店在鎮內已經有5家。方方把每個店的負責人稱為『堂主』,同時有相應的會計、出納負責收入支出入賬等事宜。方方則負責監管每個店的賬目,做到收入支出透明化。
方方覺得愛心粥店是個美麗的地方,每天早上看著店裡每張桌邊都坐滿了來吃早餐的環衛工人或老年人,又有很多志願者義務幫忙,這種畫面很動人,『這股善的力量很大,可以感染身邊所有人,傳播正能量。』方方說,她想在東莞開更多的愛心粥店,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