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門礁守備隊上等兵陳偉正在設置白鷺『淡水供應點』。

南沙永暑礁官兵維護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喬宇飛攝
4、南沙東門礁
一行白鷺,翱翔在藍天
-吳清任潘厚霖
南海深處,東門礁。傍晚時分,駐守礁盤的守備隊官兵進行體能訓練。
『報告隊長,好像又有白鷺倒下了……』戰士王也平指著礁石上的一個白色身影,大聲喊道。
入夏以來,官兵們每隔幾天就會在島上發現死去的白鷺。
東門礁不大,卻是南沙一顆璀璨的珍珠,因礁盤中央瀉湖東端有一出口而得名。
登臨島礁,在黑色大理石主權碑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沙群島東門礁』的鮮紅大字赫然醒目,飄揚的五星紅旗在礁堡上空分外鮮艷。
東門連著國門。在守島官兵心中,沒有什麼比守島、愛島責任更神聖。他們說:『我們不僅要守好祖國的海洋國土,還要保護好這裡的生態環境。』
多年來,東門礁一直是白鷺的『驛站』。守島官兵對來到礁上的白鷺,就像對待尊貴的客人一樣。久而久之,白鷺也成為守島官兵的親密『戰友』。
有一年,礁上一下飛來了10多只白鷺,專吃戰士們在礁上精心栽種的菜苗。礁上淡水緊張,土壤緊缺,種菜非常不容易,人都不捨得吃的菜,怎能讓給白鷺?
最終,戰士們還是沒忍心趕走白鷺,而在是房頂上放了一些大米,讓它們食用。
還有一次,剛上礁的戰士張佳新發現了一只受傷的白鷺。這只白鷺傷口已經化膿,無法飛翔。他小心翼翼地把這只白鷺送到島礁醫務室,和醫護人員一起為它清洗包紮傷口……
幾周後,這只白鷺的傷好了,卻遲遲不願飛走,還從海裡叼起好多魚兒扔到礁堡上,似乎是在表達對守島官兵的感激。
守島官兵和白鷺的故事說不完。這幾天,看著白鷺陸續死亡,官兵們心急如焚。
為了查明原因,晚飯後,中隊長陳浩組織大家展開了討論。
『從死亡白鷺分布的地點分析,好像也沒啥規律』『是不是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造成缺氧』『會不會發生疫情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時也沒討論出個結果。
第二天,值班戰士找到陳浩報告說:『島上淡水庫存緊張,我們現在要限量使用淡水了……』陳浩一拍腦袋,突然醒悟:『哎呀,白鷺也會缺水啊!』
島上已經一個多月沒下雨了,以往,這些白鷺都是飲用雨水……想到這裡,陳浩趕緊與戰士們商議,為白鷺安置『淡水供應點』。
『這個主意不錯!』大家說乾就乾。
他們先在牙缸、玻璃瓶等器皿中盛滿淡水,再將盛水的容器固定在礁石上,或半埋在沙土中,以免容器被海風吹倒。
一連多日,大家頂著烈日,為每一處『淡水供應點』加水。一個星期過去了,島上再沒有出現死去的白鷺。
又是一個傍晚,官兵們在島上進行訓練,幾只白鷺伴隨著大家的腳步,翱翔在藍天白雲之間。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