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發現
搜 索
入地7018米 中國科學家在地球深部探索又迎來歷史性突破
2018-06-05 12:07:3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繼『神舟』上天、『蛟龍』下海之後,中國科學家在地球深部的探索又迎來歷史性突破。

  2日,吉林大學主要承擔研發的『地殼一號』萬米鑽機正式宣布完成『首秀』:完鑽井深7018米,創造了亞洲國家大陸科學鑽井新紀錄,標志著我國成為繼俄羅斯和德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實施萬米大陸鑽探計劃專用裝備和相關技術的國家。

  『向地球深部進軍』

  7018米深的松科二井,屬於我國實施的松遼盆地白堊系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實施22年以來最深鑽井,也是全球首個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科學鑽探井。

  這是中國入地工程的一項標志性成就,將為我國地球深部探測提供關鍵技術和裝備,拓展松遼盆地深部頁岩氣、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勘查開發的新空間,引領全球白堊紀陸相古氣候研究,顯著提昇我國在地質歷史古氣候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科學鑽探是獲取地球深部物質和了解地球內部信息最直接、有效、可靠的方法,是地球科學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橕,也是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能源、環境等重大問題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術手段。

  20世紀70年代以來,很多發達國家陸續實施了多項科學鑽探計劃。具有代表性的有蘇聯科拉半島12262米超深鑽,是目前世界上最深井;德國KTB超深鑽,9101米,排名第二。

  1996年2月,德國、美國和中國作為第一批成員,發起了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目前,我國已成功申請到『大別—蘇魯』大陸超深鑽、中國環境科學鑽探青海湖工程、科鑽一井和二井工程等多項ICDP項目,在大陸科學鑽探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前,我國地球物理的儀器主要依賴進口,但國外高精度的儀器對我國是封鎖的。經過四年多的技術攻關,2013年吉林大學成功研發了我國首臺萬米大陸科學鑽探專用裝備『地殼一號』萬米鑽機,填補了我國在深部大陸科學鑽探裝備領域空白,大大提高了我國超深井科學鑽探裝備的技術水平。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