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4日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了解到,中美兩國科研團隊首次在緬甸發現了中生代蛙類琥珀化石標本,鑒定並描述出一個全新的蛙類物種。據介紹,這是人們首次在緬甸地區發現的蛙類琥珀化石,歸屬於大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成為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蛙類琥珀化石記錄。此前僅在墨西哥和多米尼加兩地發現過蛙類琥珀化石,且均來自約2000至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時期。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本次發現的蛙類琥珀化石共有四件,由科學家們於2015年至2016年間陸續在緬甸發現,並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等項目資助下,完成了對這些化石的分析鑒定工作。
據介紹,這是人們首次在緬甸地區發現的蛙類琥珀化石,歸屬於大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成為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蛙類琥珀化石記錄。此前僅在墨西哥和多米尼加兩地發現過蛙類琥珀化石,且均來自約2000至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時期。
這項研究的領銜科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告訴記者:『這四件蛙類化石標本保存情況完好,其中一只體長2.2厘米,保存了包括了頭骨、部分脊椎以及大部分四肢在內的骨架。還有一只體長約7毫米,保存了頭部之外的全部身體部分以及大量軟組織,其它兩個個體保留了肢部。』
顯微CT為這些小型蛙類提供了詳細的、立體的三維解剖結構,這在傳統的蛙類化石中是難以實現的。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對記者表示,這批標本中最重要的一件,有些許腐爛,已經暴露出骨骼,這種情況反而對顯微CT等無損設備的成像十分有利,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學者們最終無損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