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日、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也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特別是劃龍舟與吃端午粽,這兩大習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這些節俗都有著祈福、消災等主題,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
此外,源自於端午節的節俗還有很多,比如飲雄黃酒、畫額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節俗也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昇而不斷變化。記者在采訪西區雷允上時獲悉:雄黃的使用,因為涉及到安全性,已經被逐步替代了。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具體做法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制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有的地方還有畫額的習俗,即端午節時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以求驅避毒蟲。常用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除在額頭、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處,用意一致。
但是,雄黃本身也有毒性,其使用的原理頗有『以毒攻毒』的意思,如果劑量控制不好,會給人體帶來危害。早些年,每逢端午就有人來藥城單買雄黃這味藥材,用於制酒或制作成香囊、煙熏劑等等。但如今,雄黃已經被嚴格管控,藥城也已不再進貨,而是向消費者推薦更安全的熏香藥劑,比如菖蒲、艾葉等等。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端午時節還有一些古老習俗,比如采藥、制涼茶等。民間習俗認為,端午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采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中國民間至今仍普遍保留著端午所采之藥最為靈驗有效一說。(記者 顧一瓊)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